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挂着,田地里到处可以见到忙着收割的农民。但是与往常不同的是,在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富春村有一片稻田,不但没见到田里面忙活的人,稻田周围还多了一道“护城河”,这是什么缘故呢?记者找到了这片稻区的主人——洪江。
“那个‘护城河’是我用来养鱼的。”洪江笑着说,他是个退伍军人,回来以后当了10年的村干部,2005年从父亲手里接过了200亩的承包地,就开始种晚稻。由于种水稻收益不高,每亩最多也只能赚500元,所以去年洪江想出了在稻田中套养黑鱼,并拿出30亩套养了黑鱼,每亩平均多赚了1800元,效益提高了3倍多。
今年,洪江找到了镇农技员,他们对洪江的做法很感兴趣,镇农办还请来了区农业局的粮食专家、水产专家,专程来到洪江的田地,进行测量计算及布局规划。“现在,我底气更足了,今年把套养面积扩大到了100亩。”洪江说。
又种稻又养鱼,会不会比种稻麻烦?事实刚好相反,“一田两用”的洪江,反而更省心了。
原来,区农业局的粮食、水产专家一起“会诊”后,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确定了每亩水稻的密度及放养黑鱼的密度。这样一来,洪江今年种稻只施过1次肥,打过3次预防的药,养黑鱼则根本不需要用药。
“这不光帮我节约了劳动力,更为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真正尝到了科技种养的甜头!”洪江自豪地说,他的水稻和黑鱼都是“绿色”的,并且口感也好,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低碳”!
洪江只是农业科技的受益者之一。据了解,近年来,我区设立了农业首席专家,建立了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的责任农技制度,农民现在通过网络就能找到这些专家,直接进行网上咨询。每年区农业局都有不少专家下到镇、村,给种植户、养殖户讲课,教他们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每年还编制了一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图,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实现了农业生产“按图实施,看图种养”,真正让农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