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宁洱汉子华红林带头种咖啡 15年种成“华百万”

发布时间:2010-11-29  来源:都市时报
摘要:雀巢人邬特:在普洱发现咖啡新大陆 26日下午,建设得如火如荼的普洱市工业园区木乃河片区内,华红林开着白色的POLO赶来了。这个42岁的汉子,身材健硕,一身阿迪达斯的行头。作为普洱地区最早种咖啡的农民,作为咖啡专业村 普洱大开河村的村党委书记,他接受过不下百家

雀巢人邬特:在普洱发现咖啡“新大陆”

26日下午,建设得如火如荼的普洱市工业园区木乃河片区内,华红林开着白色的POLO赶来了。这个42岁的汉子,身材健硕,一身阿迪达斯的行头。作为普洱地区最早种咖啡的农民,作为“咖啡专业村” —普洱大开河村的村党委书记,他接受过不下百家媒体的采访,而最远的记者来自欧洲。

“外面的人说您有个外号叫‘华百万’,就是种咖啡种出来的。”听完记者的话,谈笑自如的华红林突然不好意思起来。他说,这都是外面人瞎说的。

15年前

“我除了带头种咖啡外,还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华红林是1995年移民来大开河村的。他当时就想着要种好承包的30亩咖啡地,可作为第5任村支书,除了带头种植咖啡,还应该让村民们都富裕起来。

华红林回忆,因为自己早年接触过咖啡,也知道雀巢,市场信息相对丰富,因此很看好种植咖啡的前景,但村民对这个不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并不信任。“有个别村民,我们党小组是天天泡在他家游说,甚至每家每户买好补给粮食,可有的村民宁愿把粮食卖了,用来吃肉。”

劝村民种咖啡只是第一道难关。大开河村的土壤和气候都是不可多得的咖啡种植条件,又有雀巢这样的国外大公司做第一收购商,大干一年下来,到1999年,大开河村的咖啡达到了人均两亩的目标。然而,当希望的种子刚刚发芽,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新种植下去的咖啡刚刚长出绿叶,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霜灾,把大部分咖啡苗给冻死了。这无异于给刚激发起来的村民们的热情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后来再叫村民种植咖啡简直是太难了。我除了自己大量种植咖啡以带动群众外,还要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到村民家中去给他们‘算账’”。

华红林介绍,账是这么算的:咖啡每亩每年产 200公斤咖啡米(成品),1995年,咖啡米的卖价是每公斤36元,1998年咖啡米的卖价是每公斤9元。就拿最低迷的价格来算,每亩咖啡每年可以卖 1800元,除去管理费、药肥等成本800元,还有1000元的收入。如果种玉米,亩产150公斤,每公斤玉米0.7元,除去成本,也只有咖啡十分之一的收益,更何况咖啡的价格不可能一直低迷。这账一细算,还真算出了希望,也算出了群众的信心。苗补了,人均两亩咖啡的种植目标巩固下来,让村民重塑了信心……到2003年大开河村咖啡种植面积达人均5.8亩,成了名副其实的“咖啡专业村”。到咖啡投产时,咖啡米的收购价是每公斤14.5元,丰收的村民都笑了。

15年后

“别村的人都要出去打工 我们村子里还要请人打工”

三七地村民小组的董瑞昌说:“种咖啡的时候,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东西卖不出去,现在有了咖啡协会,又有了村党支部做后盾,每到咖啡收购的季节,协会与收购商每天都把当天的收购款发给每户村民,遇到管理上的难题,协会也会请专家来指导,我们一不怕咖啡卖不到好价钱,二不怕管理达不了标,保证不了咖啡品质,心里很踏实。”

如今,和30年前一穷二白的“蛮荒之地”相比,大开河村村民老了有养老保险,病了有医疗保险,不足千人的村庄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大开河村实现了华丽蜕变。

“别的村子的人都要出去打工,我们村子里还要请人来为我们打工。”华红林说,家里有好日子过。到咖啡成熟季节,800多名村民忙不过来,还要请1000多名小工,这些小工有很多是外村的或茶厂的。

“有钱了,还可以常带孩子老人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华红林不好意思说自家的收入,但单从那辆崭新的POLO车就可以看出他的日子过得有多滋润。

作为全世界离纽约期货价格最近的农户,普洱咖农有条件的自己上网看纽约期货价格,没条件的有雀巢、爱伲等公司发送每日报价到他们手机上。饶学富家种咖啡30亩,今年的咖啡价格让他乐开了花。他乐滋滋地说:“去年收入8万多,今年怎么说也会在此基础上再增1/3,今后咖啡价格应该会越来越好。”

华红林说,是咖啡产业让大开河村走上致富道路,现在大开河村咖啡种植面积有5000多亩,人均年收入过万。而在只有一河之隔的老大开河村共有60多户人家,有200多口人,因为种植咖啡,最近几年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部分家庭年收入已达10万元左右。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