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蘑菇升柄展伞,菇农们忙着采摘菇、为菇棒浇水……仲夏时节,记者走进广灵县北野食用菌业基地,种植户正穿行其间,忙着将采摘的新鲜蘑菇装上车,喜悦挂在每个农民的脸上。
广灵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该县立足农产品优势资源,把种植食用菌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依靠龙头牵动、示范带动,强力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使食用菌生产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
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2006年,产业化栽培白灵菇项目被列为省级 “两区”开发项目。2010年11月,又被列为省级片区扶贫开发项目。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司现已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高科技民营企业,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领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站在大棚内,望着满棚的蘑菇,50岁的段红喜笑得格外灿烂。在他眼里,这灰白色的小蘑菇将为他撑起增收的 “致富伞”。 “一个大棚一年能赚近1万元,我家9个大棚一年至少赚8万元!现在种蘑菇得种 ‘科技蘑菇’,拌料、洒水、喷药、保温都用科学技术管着……”谈起种蘑菇的事儿,老段讲得头头是道,一旁的人都夸他专业技术过硬。“你们看我现在像个专家似的。要不是有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我哪能有今天这两把刷子。”段红喜一边开着玩笑,一边料理着蘑菇。
与段红喜一样,小蘑菇也是农民刘宝顺的“致富宝”。老刘在西河乡村种植基地承包了3个大棚,已经营3年。整个种植过程,刘宝顺不用投入资金,技术公司负责,平常一个人劳作、管理,采摘时家人来帮忙,采摘的香菇全部交给北野公司,公司按上交的产品数量、质量,月清月结付给他报酬,他每年能从公司领取报酬超过3万元。同行的年轻记者还开玩笑说,原来种蘑菇赚钱这么容易,干脆到农村种蘑菇好了!
从内心感叹着“食用菌”这个陌生的词汇,经过17年的发展,变成了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斌的“金娃娃”。目前,公司下设4个基地,总占地506亩,建标准化出菇大棚300栋,直接带动农户300户,户均增收1万元;公司生产白灵菇、鸡腿菇、香菇等品种,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广东等地以及日本市场,年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年纯利润200多万元。
广灵县扶贫办主任任慧田介绍,目前全县菌业生产格局正集中向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现有菌业公司12家,菌业专业合作社48家,建高标准日光温室3000余栋,露地栽培黑木耳3000多亩,年实现产值1.6亿元,户均收入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