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新农电脑 天气预报 客服中心 网站地图

养羊趟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09-12-10 10:59  来源:太行日报
摘要:去年启动了山西省百万肉羊产业化工程沁水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优质肉用种公羊370只,以养羊园区为改良基地,设立了 40多个改良点,培训改良技术人员84人,改良肉羊近5万只。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强化培训服务,解除了养羊户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县羊饲养量达到了3

         年终岁尾,天寒地冻。与自然的气候不同,沁水县郑庄镇西大村养羊园区内,李振社的心里却暖融融的。他对记者说,今年园区已经出栏5000只,收入可达到20万元,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引领我走上了致富路啊!

         沁水是个农业大县,境内山大坡广,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立足于这个优势,县委、县政府把养羊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农业结构的重点抓在手上,在市政府出台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县政府制订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对达标的80多个养羊园区(大户)进行直补。同时抓住品种改良这个关键环节,在养羊效益上求突破,于去年启动了山西省百万肉羊产业化工程沁水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优质肉用种公羊370只,以养羊园区为改良基地,设立了 40多个改良点,培训改良技术人员84人,改良肉羊近5万只。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强化培训服务,解除了养羊户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县羊饲养量达到了34 万只,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李振社作为政策的受益人,在郑庄镇颇有名气。以前他主要是买猪贩猪,充当着农民经纪人的角色。2004年,随着市、县两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李振社认识到,加快发展的机会已经来临。于是,他建起了规范的养羊园区,2004年存栏只有300只,2005年发展到1000只,今年出栏已达5000只,用他的话说就是致富路越走越宽了。

         李振社的羊主要销往广州和福建。在园区的羊圈里,当记者看到膘肥体壮的山羊耳朵上都有一个黄色的小牌时,很是不解。镇兽医站站长张学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疫病可追溯体系,无论羊销往哪里,只要打开它,羊的产地、防疫等情况立刻了如指掌。县政府为了扶持养羊产业,每年都要拿出50多万元免费为牲畜进行防疫,可以说,老百姓只要养就行,驱虫、防疫、消毒等环节都是兽医站免费上门服务。

         养羊在沁水已经成为很多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山羊的毛重价格在去年每公斤6元多基础上,差不多翻了一番,农民养羊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一个难题也随之而来,明年6月1日我省将正式封山禁牧,习惯了放养山羊的农民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党的十七大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一点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李振社对靠养羊致富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11月14日他刚刚注册成立了“沁水县振社养羊合作社”,西大村周围有30多家养羊户,养着5000多只羊,主要采用上山放养的传统方式,根本没有圈养的技术,封山禁牧后怎么办?单凭一家一户,无论规模、技术,还是销售都不适应,必须采用圈养的方式,引进优良新品种,走科学饲养的路子。

         在征得其他饲养户的同意后,李振社牵头注册成立了这个合作社,合作社将为成员提供饲料、销售服务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技术培训,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拧成一股力量,共同迎接挑战。

         县畜牧局的同志说,为了应对封山禁牧这一新情况,县畜牧局扶持成立了尚农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省百万肉羊产业化工程项目承担单位,采取“公司+养羊小区+大户”,大户带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合作制种和杂交改良,从事优种肉羊的繁育、推广。目前,县政府也正在研究出台贷款贴息扶持养羊的政策,努力推动养羊业再上新台阶。

字号:  | 打印本文 |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