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养鱼致富的孙亚洲

发布时间:2009-09-23  来源:中国生活网
摘要:他使养鱼从“散养”逐步走上了“精养”轨道。鱼苗投放密度由原来的每亩150尾发展到现在的2500尾,20 亩水面的年纯利润也由过去的几千元增长到现在的7万元。

       在黄河岸边的芮城县,提起孙亚洲的大名,无人不晓。因为他是当地有名的养鱼专家,用百姓的话说,“他养的鱼好,人品也好”。

       扎根荒滩把青春献给“黄河鲤鱼”

       相对于生长在黄河岸边的农民来说,孙亚洲的眼光是超前的。

       孙亚洲的家就在黄河岸边的古魏镇董村。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参加了市里举办的水产养殖培训班,之后在集体渔场打了几年工。由于在工作中认真刻苦,善于钻研,他很快就成为当地的养鱼“能手”。1986年,他看到水产养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村里也有闲置的土地适宜养鱼,他就大胆地承包鱼池20亩,开始发展自己的养鱼事业。

       起步之初,孙亚洲按照村集体渔场的养鱼方法散养黄河鲤鱼,自繁自育。但鱼病多,饲料配给不合理,养鱼成本高,收入少,有的年份甚至还会收不抵支。但他始终没动摇发展养鱼业的信心,坚持“养中学,学中养”,不断摸索养殖模式和方法。技术人员是他请教的对象,不管有多忙,他都要抽时间询问、探讨养鱼技术。听说哪有水产培训班,不论远近,他总是逢课必到,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淡水渔业》《水产养鱼》等技术资料更是他的心肝宝贝。他总是把这些书摆在床头、餐桌旁,随时翻看。在日常的养鱼管理中,他和爱人食宿荒滩,每天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吃食量,并及时调节水质,杀菌杀虫,做到早预防,降损失,减成本。通过长年累月的学习、观察、询问、探讨,孙亚洲逐渐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养鱼“专家”。

       以渔养水靠生态养殖走到今天

       掌握养鱼技术不容易,走科学的养鱼路子更难。

       芮城渔业该如何发展壮大?在全县渔业从速度数量型、资源消耗型逐步向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的大背景中。孙亚洲按照水产技术员的指导,调整养殖思路,通过“以水养鱼”与“以渔养水”有机结合,使用优质种苗和优质饲料,减少养殖自身污染,科学防病治病,逐步实现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努力既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品品质,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1990年,孙亚洲在20亩水面上开始引用武昌建鲤新品种夏花10万尾,先后投资12万元,购买20千瓦发电机一台,逐年购置增氧机10 台,投料机4台,个人打井1眼,购置水泵4台,使养鱼从“散养”逐步走上了“精养”轨道。鱼苗投放密度由原来的每亩150尾发展到现在的2500尾,20 亩水面的年纯利润也由过去的几千元增长到现在的7万元。他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他连续几年被县水利局评为 “先进水产养殖户”,2003年被评为 “农业渔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2004年被评为“运城地区乡土拔尖人才”,2005年至2008年连续被芮城县评为 “科技带头人”。

       带富一方乐做百姓心中“鱼顾问”

       孙亚洲靠养鱼致富了,但他一点没有富人的架子,反而和村民挨得更近了。

       2002年,孙亚洲共花了25万元,盖起了350平方米的二层小洋楼,但他致富不忘乡邻,积极扶持和帮助养鱼爱好者发展渔业生产。他常说:“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我孙亚洲富不了。”近几年,周边村庄、附近乡镇和盐湖区解州镇的水产养殖户隔三岔五找孙亚洲学习取经。不论是本乡熟人还是外县生人,孙亚洲总是热情接待,有求必应。详细介绍养殖经验,从清池消毒到苗种投放,从水质调节到日常管理,从鱼病防治到起捕上市等各个环节,他都认真对待,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2003年国家电网低改,政府投资2.5万元,孙亚洲个人投资1.5万元,把董村的50千伏变压器换成了260千伏;为帮渔民解决周转资金,他积极与城市信用社联系,帮助养殖户协调贷款;面对饲料上涨的严峻形势,他又与饲料厂联系,500吨饲料每吨又少支付100元,仅仅一项全年为董村养鱼户减少4.5万元开支,减少了养鱼支出。无论谁的池塘,鱼出了状况,只要打个电话,孙亚洲一定会及时赶到,帮大家排疑解惑。几年时间里,孙亚洲共带动芮城古魏镇董村太安、东垆乡、学张乡三个乡镇22个农户发展水产养鱼,使芮城新增水面350亩,年增收120余万元。

       孙亚洲说:“只要乡亲们想干养鱼事业,要技术我送技术,要资金我给协调,要鱼种我免费提供。”一个人的时候,孙亚洲常常想的很远,他说要在有生之年,建设一个集团化、规模化的大型养殖中心。

相关阅读: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