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将不再仅仅是做豆腐、榨豆油、酿酱油的原料。上海正在将大豆深加工的增值链向保健农业延伸,利用上海具有种质资源和研发能力的优势,将其形成具有都市特色的保健农业。有关专家认为,保健农业的兴起和健康发展,既可解决传统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增值空间小的困惑,也可解决保健品的源头不足及技术链脱节问题。
上海市农科院最近与上海铭源集团联合组建了上海市大豆深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将利用上海大豆种质资源优势,进行优良种质的筛选,并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和质量检测技术优势,进行大豆异黄酮、皂甙、核酸等营养物质的提取、生产和深加工。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有着丰富的资源,大豆油年产量已超过1900万吨。但对于大豆中含有异黄酮、皂甙、核酸、蛋白质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保健和经济利用价值的研究都刚刚起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则就已解决了大豆深加工技术问题,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顾晓君研究员认为,我国传统农业增值链过短,农产品缺少深加工已严重影响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个深加工当然不仅仅是指外观上的包装等;而是如大豆卵磷脂、异黄酮等研发的精深加工等。发达国家早已形成此类开发的规模生产能力,将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我国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至于此类产品的生产标准则更是空白。所以必须将中国大豆在种质资源、生产面积等方面的优势向后道加工延伸,将增值程度最高的保健产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铭源集团虽然建有大豆深加工产品生产线,也开发了一些产品,但由于源头种创新不足及技术链的脱节,在发展中就碰到许多保健品企业同样的问题:靠一个孤立的科研成果,缺乏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持续开发,后劲不足。
目前,大豆异黄酮、卵磷脂、蛋白质粉的开发已在全国逐渐“热”了起来。事实上,大豆由于其品质不同,功能也应是不同的,或适于榨油,美国已育出榨油最佳品种;或适于做豆腐,日本已育出豆腐最佳品种;或提取营养物质。所以我们对于大豆的基因资源的研究及大豆生产标准的制定都还亟待加强。顾晓君说,目前两家单位组建的大豆研发中心已筛选出含异黄酮、皂甙等成份最高的品种,这将成为种质创新的源头,并已进入中试阶段。同时,中心已承担了国家大豆保健品生产标准的制订项目。今年将首先完成大豆异黄酮的生产标准。并将开展大豆活性物质提取创新、专用品种研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