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马有明时,碰巧他正和村主任韩玉成合计投资办砖厂的事。“我们这里土质较好,市场前景也不错,我准备投资100多万元办一个砖厂,每年可出砖1500万块,按市场价0.2元/块计算,产值可达300万元,还可以解决村上80多人的就业问题……”5月15日马有明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着他的投资计划。
马有明是青海省化隆县群科镇向东村的普通农民,靠着拉面的手艺,1995年在政府的引导下到武汉开了家牛肉面馆,并在当年实现盈利。之后,他又做起了牛羊肉生意,如今年收入达百万元。
在化隆县,像马有明这样通过政府引导,靠经营牛肉面馆起家致富的农民就有6300多户。化隆县地处青海东部山区,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山高沟深,气候恶劣。2000年,化隆县20多万农村人口,人均收入仅有788元,贫困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4%。
穷则思变。化隆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群众善经营、会管理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农民外出的信心;成立了专门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培训和管理协调机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劳动服务网络。在县就业局设立了职业介绍大厅,全县19个乡镇建立了劳动服务站,369个行政村建立了以村委会主任或村支书为所长的村级劳动事务所。在省外大中城市成立了驻地办事机构,选派了行政事业单位87名干部从事服务工作;制定、出台了《化隆县劳务输出优惠政策》,为外出的农民制作了《化隆县外出务工人员指南》,县政府还拨付专项资金作为务工人员外出的劳务周转资金;在对外出人员培训过程中,把培训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仅去年全县就投资100多万元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5期共4609人,培训内容包括拉面、驾驶、泥瓦工、烹饪等,其中1253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达95%。今年一季度已培训拉面技术工3450人。
据统计,自1999年到2005年的6年时间,化隆县外出经营牛肉面馆的农户由最初的1000多家、6000多人增至6300多家、4.8万多人,劳务总收入近2亿元,人均达217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2%。2005年,全县共输出91592人(次),劳务输出的行业也由原来的餐饮延伸到了建筑、批发零售、制造、社会服务等行业。
如今,以开牛肉面馆为主的劳务输出已成为这个贫困县农民增加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化隆县委书记傅增泰说:把“拉面经济”放在农民增收的首位,并通过这一有效途径引导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化隆县将每年拿出100万元,培训劳动力5000人(次),转移输出农民工9万人(次)以上,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常年在外经营的拉面馆要达到1万家,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牛肉面圆了致富梦
发布时间:2007-11-01 来源:农博网
摘要:见到马有明时,碰巧他正和村主任韩玉成合计投资办砖厂的事。“我们这里土质较好,市场前景也不错,我准备投资100多万元办一个砖厂,每年可出砖1500万块,按市场价0.2元/块计算,产值可达300万元,还可以解决村上80多人的就业问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其他人正在看……
- ·青海互助松多乡葱花土鸡养殖成农民致富新路子
- ·小红果走上有机路
- ·拱棚农民的贴心人——马国业
- ·格尔木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牧民增收
- ·青海祁连县乌骨鸡啄开致富门
- ·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小小人参果 铺就致富路
- ·青海互助县设施农业增收显著
- ·民和县高产示范田种出“金蛋蛋”
- ·青海贵德:养“走地鸡”走致富路
- ·刘玉皎:育出农民增收致富“金豆豆”
- ·青海民和县:2万亩高产脱毒马铃薯成“金蛋蛋”
- ·海北州6千余名农牧民掌握致富技术
- ·青海:“小土豆”带动我省农民发家致富
- ·青海海东黑枸杞建设培育基地——“黑色新希望”
- ·让贫困农牧民手握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 ·青海乐都县:产业化扶贫拓宽农民致富路
- ·情系养鸡业 甘当领路人
- ·青海庄户虹鳟鱼掀致富热
- ·青海平安县沈家村:蔬菜大棚帮农民家门口挣钱
- ·青海格尔木市大格勒乡:种有机枸杞 人均年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