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位于青海湖畔、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甲乙村的10户藏族牧民,放完鞭炮,搬进新居,享受起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建成的生态节能房屋。
“新房子可以把白天的太阳‘存起来’照明、取暖,夜晚热闹了,冬天也舒服了。”家住青海湖南岸的藏族小伙宽太先说,住进了期待已久的新房,他打算从事家庭旅游业,实现增收致富。
宽太先家的新居,得益于青海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这项工程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资近60亿元,使全省13.4万户、56万牧民群众住上安全、节能、环保和实用的定居房屋。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按照“小财政、大民生”的思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水平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和提高。
67岁的沙玉芳是贵德县尕让乡席笈滩村村民,2009年以前,由于家境贫困,她家5口人只能挤住在3间土坯房里,而这些已有30多年历史的房子早已成为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2009年,沙玉芳一家享受国家危房改造工程补贴政策,政府补贴19200元,再加上一部分自筹资金,沙玉芳一家当年就住进了4间砖瓦房。
自2009年开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被列为青海省政府10件民生实事之首。这一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至少10亿元,争取解决8.8万户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目前,全省已有5万多户群众喜迁新居,受益群体超过20万人。
青海省经济欠发达,政府财力并不雄厚。预计到年底,总财力仅800亿元。青海省财政厅厅长程丽华说,青海始终坚持走“小财政,大民生”的路子,坚持财力下移,努力增加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就业渠道不断拓宽,规模持续扩大,五年累计新增城乡就业23万人,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9%以内,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万人次,年均100万人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五大保险全部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新农保提前实现全覆盖,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省用于公共服务流域及社会事业的投入占比始终保持在70%以上。
预计到今年底,省对下各类转移支付将达到343亿元,年均增长40.1%,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达到45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了4.7倍,年均增长41.6%。
程丽华说,5年来,青海牢固树立既要做大经济“蛋糕”,又要做大财政“蛋糕”的理念。在不断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着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从2006年的1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2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多年在70%以上,公共财政职能日益显现,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还将健全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定不移地走‘小财政办大民生’的路子,集中有限财力,切实解决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的民生问题。力争‘十二五’期间使青海省的一些主要民生指标走在西部前列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程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