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内蒙古多伦县:梁希森从房产老板到土豆大王(2)

发布时间:2013-10-14  来源:人民日报
摘要: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大田扩繁基地,让人叹为观止 自2008年至今,希森集团先后投资14亿多元,在内蒙古商都、多伦和河北康保三县建成40万亩的种薯大田扩繁基地。 金色的晨曦中,商都县齐台镇的马铃薯大田里正在

  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大田扩繁基地,让人叹为观止

  自2008年至今,希森集团先后投资14亿多元,在内蒙古商都、多伦和河北康保三县建成40万亩的种薯大田扩繁基地。

  金色的晨曦中,商都县齐台镇的马铃薯大田里正在收种薯。站在地头放眼望去,记者见识了什么叫“现代化种薯扩繁基地”:远处,臂长300多米的指针式喷灌机静静伫立,就像巨型翼龙展开的翅膀;这一边,几台大拖拉机模样的马铃薯收获机你来我往,把地下的马铃薯“翻”出来;那一边,四五十名农民在弯腰捡马铃薯。他们身后,是一排排成趟成行的袋装马铃薯,看上去好不壮观!

  “我们把一组喷灌机浇灌的马铃薯大田叫一个‘圈’,一个圈的面积从400亩到1000亩不等。从耕地到播种、浇水、施肥、收获,全都实现了机械化、标准化作业。”商都基地负责人刘文学说,商都基地已有30万亩,生产的是一代种薯,平均亩产2.5吨。

  “俺们这里十年九旱,之前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种荞麦、玉米忙活一年落不下几个钱!”杨家地村的村民王义农告诉记者,“我和媳妇都在基地当工人,一年的工资4万多块,加上20亩土地的承包费,一年的收入是从前的几十倍!”

  在多伦基地采访时,基地负责人崔建明介绍说,多伦采取的是“公司+农户”方式,今年种了3万多亩。公司提供一代种薯和技术支持,以每斤0.85元的价格向种植大户回购二代种薯,再以1.3元的价格对外销售。“这里的土质、降水条件比商都好,二代种薯平均亩产3.5吨,种植大户每亩纯收入四五千元,好几个已经开上了奔驰、宝马。”

  再咬牙坚持五年,我们就能为全国提供一半的脱毒种薯

  在为别人创造财富的同时,梁希森自己却饱受资金缺乏之苦。

  2006年,除了农业银行和信用联社,支持他搞房地产的其他几大银行突然釜底抽薪,全都收回了贷款。2011年,楼市限购政策出台,玫瑰园的别墅卖不动,梁希森手里的资金更加紧张。12年下来,梁希森在小小的土豆身上已累计投入30多亿元。虽然近两年开始有所回报,政府部门也给了一些补贴,但对于动辄数亿元的投入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困难再大也要干下去!”脾气倔强的梁希森开始卖车、卖房、卖公司,甚至借民间高利贷,最多的一年借了8亿多元。

  去年冬天,延庆突降暴雪,把170个恒温大棚压垮,正在生长的8000多万株薯苗全部被冻死,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这个异常坚强的山东大汉禁不住流下眼泪:“干点好事为嘛这么难?”

  苦尽甘来。今年种薯再获丰收,希森集团有望收入1.5亿元;农业银行再次雪中送炭,授信2.8亿元贴息贷款,资金问题暂时得到缓解。

  12年心血没有白费。2008年,科技部经过实地考察,把全国唯一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了希森集团。2009年,原加拿大农业食品部终身研究员、马铃薯分子遗传育种专家陈勤博士,欣然回国加盟。

  2010年11月,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帕梅拉·K·安德森博士带领37个国家的农业参赞到延庆基地考察,见多识广的参赞们大为惊叹:希森集团了不起,堪称世界领先的马铃薯种业航母!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产量高、营养全的马铃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说到马铃薯,梁希森像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明年我们将有6个新品种通过区域试验。这样,做菜、薯条、薯片和淀粉、全粉、营养保健品的专用新品种都可以大面积种植了!我们计划通过3到5年努力,把大田繁育基地扩大到140万亩,生产的脱毒种薯能满足4000万亩种植面积的需求。到那时,全国一半的种植面积能用上优质高产的‘希森牌’脱毒种薯。按保守的平均亩产2.5吨算,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一年能比现在增产6000万吨。”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