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时装来料加工赢得创业第一桶金
1980年,17岁的郭正明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信丰县万隆乡万隆村布尾岭。看着他细瘦细瘦的身子,父母为他今后的生计安排颇费了一番思量: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天生就不是块作田的料,要谋生该让他去干什么?思来想去,父母决定让他去学徒做裁缝,因为干这活儿轻,都是一些“手头功夫”。郭正明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拜师学艺格外刻苦耐心。为尽快学到一手裁剪缝纫技术,白天他跟随师傅走村串户学做裁缝手艺,晚上找来废旧书报裁裁剪剪、缝缝补补。一晃三年过去了,郭正明“出师”了。因为他文化程度较高、悟性好,学徒时又格外用功,经他裁剪缝制出来的衣裤,不仅布料算得精准,而且款式新颖,找他做衣服的“东家”越来越多,郭正明很快成了小有名气的“裁缝师傅”。
名气大了,不仅找郭正明做衣服的东家多,前来要求拜师学艺的也逐渐增多。生意好了,他却苦于没有三头六臂来应付找他的东家和找他拜师学艺的学徒。于是他便想到在圩镇办一个服装来料加工店,腾出走村串户的时间来裁剪缝制衣服和指导学徒。1985年,郭正明在万隆圩租下了万隆村村部礼堂,办起了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第二年,他为满足南下打工群体学技求职的需求,又办起了服装裁剪缝制短期培训班,培训时间两个月,随到随学。准确的定位,使他的生意颇为火爆,邻近的小河、正平及广东南雄界址、坪田的青年纷至沓来参加培训。一时间,郭正明的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成了邻近乡亲的职前培训中心。他也由此掘得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1986年至1991年,短短5年间,他先后培训了1000余名南下求职青年,有很多人南下广东成为了制衣厂的业务骨干,有的当了“ 指导工”(班组长),有的当上了车间主任,郭正明自己的收入加上来料加工收入也累计达到了5万余元。
勇敢挑战自我改行成了酒楼老板
1991年,郭正明拿出做裁缝和举办服装裁剪培训班赚来的钱,在万隆圩上盖起了占地100余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却是,住上小洋楼后,他却彻底放弃了干裁缝和举办服装培训班这一行。1993年,郭正明办了新居乔迁之喜的宴席之后,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的牌子换成了明星酒楼。远近乡亲和亲朋好友都好生纳闷:做服装、举办培训班,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了却突然改行,真不知他吃错了哪门子药。而郭正明却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改革开放几十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的穿着打扮步入时尚后日新月异,自己剪布请师傅做服装的人越来越少,商场店铺来自全国各地红红绿绿款式新颖多样的服装越来越多,村民们衣着打扮的选择也越来越宽,做裁缝这一行当要保住往日红红火火的辉煌越来越难。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凭着自己炒的一手好菜,以及自己做裁缝手艺时吃过百家饭,结识的人多,在圩上办个饮食店准有出路。
这就是郭正明,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一个勤劳质朴的手艺人,一个拿捏市场脉搏的聪明人。
编辑手记:
郭正明,信丰县万隆乡万隆村布尾岭人。他从一个走村串户踩缝纫机的“手艺人”起家,如今发展成为一个开着小轿车,拥有自来水厂、酒楼等多家经济实体的农民企业家。当让他谈谈创业成功的秘诀时,快人快语的郭正明笑道:“我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哪有什么秘诀呀?如果一定要我讲,我认为那句‘人勤地不懒’的话使我终生受益。”
“不务正业”手艺人
发布时间:2009-04-15 来源:盛世金农网
摘要:办时装来料加工赢得创业第一桶金 1980年,17岁的郭正明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信丰县万隆乡万隆村布尾岭。看着他细瘦细瘦的身子,父母为他今后的生计安排颇费了一番思量: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天生就不是块作田的料,要谋生该让他去干什么?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其他人正在看……
- ·江西罗湖镇:90后小伙自主创业成芦花鸡养殖“达
- ·江西广丰大南镇建立四大基地架通农民致富桥梁
- ·江西瑞昌市农机能手“领跑”致富路
- ·江西余江县沙湾村:养殖豪猪敲开“致富门”
- ·江西余干县黄鳝、泥鳅等特种水产助农养殖致富
- ·江西弋阳菜农尝到种植“四季菜”的甜头
- ·江西弋阳雷竹产业促农增收致富
- ·江西农村:槟榔芋里的致富经
- ·江西赣州市上犹县黄健军的生态水产养殖致富经
- ·江西南丰六旬桔王念活“蜜桔经”
- ·鹅鹅鹅,唱响致富“好声音”
- ·江西武山:农业产业化发展给力 蔬菜助农民增收
- ·江西峡江县:七旬老汉和他的“百果园”
- ·江西天花村:一个农民的果蔬致富经
- ·江西崇义县长龙镇:“农家书屋”推动农民致富
- ·江西铅山县蔬菜产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 ·江西农民养豪猪 广东学来致富路
- ·江西鹰潭:硕士被逼回家养猪(致富经)
- ·家徒四壁下岗女工摇身一变变成“葡萄皇后”
- ·为销饲料去养鸭 带富赣州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