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鲜切花种植能手——李和英

发布时间:2010-02-26  来源:农博网
摘要:2005年,她将经济效益远不错的花店,转让给他人后,毅然和她的丈夫一起来到了新区大路照临村,承包了近30亩的土地,种植了非洲菊、马蹄莲、百合等鲜花。经过她不懈努力,不断扩大种植规模,2009年6月份,随着新区脱贫攻坚项目在大路镇宗张村的实施,通过土地流转,她又

    在镇江新区大路镇照临村宗张村,提起“远嫁”来的李和英,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一个致富不忘众乡亲的种植致富带头人。李和英,今年34岁,高中毕业后,因为家族生意的原因,她在镇江经营着规模不小的鲜花店。2005年,她将经济效益远不错的花店,转让给他人后,毅然和她的丈夫一起来到了新区大路照临村,承包了近30亩的土地,种植了非洲菊、马蹄莲、百合等鲜花。经过她不懈努力,不断扩大种植规模,2009年6月份,随着新区脱贫攻坚项目在大路镇宗张村的实施,通过土地流转,她又承包了宗张村300多亩的土地,如今,已成为远近省内外的鲜切花种植能手。

  不畏艰难,激情创业

  2005年下半年,她与丈夫承包了照临村30亩地,投资100多万元,进行鲜切花种植。种植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难,主要是技术方面。原来她只是一个买花的,并不知道鲜切花生产的全过程,但是她不畏艰难,通过网络,主动向鲜切花技术能手学习,并多次南下,向鲜切花生产的经营者学习,还邀请技术员上门现场进行指导,从整地、种球、种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鲜花采摘、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入手,她都细心请教,别人教给她的各种技术,她都一一用笔记本记下。种苗、种球栽插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李和英总是早起晚归,认真观察鲜切花的长势,遇到有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向人请教,为及时了解鲜切花的生长情况,她甚至在田头搭上了房子,与丈夫陈远清一起吃住在田头。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精心培育鲜切花。平时,她总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易于创新,潜心致力于鲜切花种植技术的试验、研究。半年下来,在不懈的努力下,她逐步掌握了马蹄莲、百合、非洲菊等种植技术,但是,她本人却变得又老又瘦了,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

  敢拼敢闯,做大做强

  鲜切花生产技术在镇江市境内属稀有产业,大多数老百姓只知道鲜花的美丽、漂亮,并不知道鲜花的生产过程,随着定购鲜花的订单越来越多,照临村 30亩鲜花基地,品种和数量已源源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了。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春节前的那场大雪和2009年的莫拉克台风,使李和英沮丧到了极点,看到被大雪压塌的大棚,看到被台风掀起的大棚,她是欲哭无泪,但不服输的精神,一直在支撑着她,她积极咨询农业专家,学习大棚补救措施,与工人一起修复损坏的大棚,使基地很快正常运转。为了进一步巩固鲜切花生产基地的地位,有效保障本地切花市场的供应,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2009年6月份,李和英又和丈夫一起,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照临邻近的宗张村的300多亩土地,继续做大做强鲜切花的开发。他们不仅进行老品种的生产,还增添了郁金香、天门冬、天堂鸟、香水百合、金百合等新品种。这样不仅扩大了鲜切花生产的规模,同时也促进了新区花卉园艺进一步发展。

  致富不忘本,带动一方村民

  在照临村宗张村,当村民看到一车车的鲜花从照临村的土地上运出后,村民个个都是乐开怀。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女劳动力有限,剩下的都属于5060人员,考虑到大多数鲜切花的生产也不属于体力活,农民都是本地人,于是李和英就找来三十多名5060人员,手把手教他们除草、施肥、采摘鲜花,做到忙时种粮,闲时种花,使他们走进了无围墙的工厂,起到了增加收入的作用。这几年,她没有拖欠工人的一分工资,年底还发桔子、苹果给员工,她说:要亏只能亏自己。

  现在的李和英已成为镇江新区鲜切花种植的行家,在做好本基地生产的同时,镇江市“远英花卉合作社”已正式挂牌,如今她和丈夫的手机、家庭电话都成了“咨询热线”随时解答合作社的社员关于种植技术的询问,李和英说:社员掌握了技术,增加了收入,就是她和丈夫最开心的事。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