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小蟹笼做出大生意

发布时间:2009-08-13  来源:致富项目网
摘要: 陈书金的发明因为从根本上解决了螃蟹贩运过程中死亡率高的问题,一经推出市场,立刻受到了螃蟹养殖户和经销户的热烈欢迎。但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螃蟹窝”的销量每况愈下,经过了解,他发现,原来是他的产品质量太好,可以反复使用,一些螃蟹养殖户和螃蟹经销户便用
        江苏高淳一带盛产中华绒螯蟹,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大闸蟹。这种蟹肉质鲜美,但有一个毛病,就是比较娇贵,运输过程中死亡率很高。几百年来这个问题都没有人能够解决,人们对此已经不抱希望。 

        陈书金是江苏高淳县淳溪村的一个农民,原来是个木匠,有一手做木工的好手艺。陈书金很有商业头脑,不但自己做,还带了若干的徒弟帮着做;不但做工匠,空闲的时候还生产酱菜、炒瓜子、开小商店,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后来有一个原先一起做木工的朋友来找他,说是养大闸蟹赚钱。陈书金生长在中华绒螯蟹之乡,早知道这玩意儿是金子做成的,只是因为养殖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过去一直不敢动手。现在在这位朋友的鼓动下,加上这么多年做生意有些积蓄,心里有底,陈书金于是决定试一试。他拿出10万元,和朋友合作承包了20多亩水面养螃蟹。然而辛苦了半年,到9月收获的时候,两人却大失所望,一是因为他们的养殖技术不过关,留下的螃蟹没有跑掉的螃蟹多,二是两人以前从来没有涉足过这一行,有好东西找不着销路,只好拜托中间商代销,使收入大打折扣。 

        但是水面已经租下,投入那么大,已经不能轻易脱身,陈书金决定和朋友一起把养螃蟹的生意继续做下去。这以后两个人分了工,陈书金比较擅于外场,就负责跑销售,朋友坐得住,心比较细,负责养殖。第二年,情况慢慢好转了。 

        到2002年时,陈书金的养蟹事业更上层楼。那年8月发生了一件事,使陈书金的养蟹事业在方向上发生了转变。有一天,广州一位客户给陈书金打电话,让他挑上50斤螃蟹空运到广州。到了下午5点钟,对方再次打过来电话,很不高兴地问陈书金怎么发给他的螃蟹有一半都是死的。虽然50斤螃蟹值不了几个钱,但是耽误人家的事大,这太不合适了。陈书金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心里好像堵了一个大疙瘩。 

        这件事过了没几天,陈书金在街上闲逛时又碰到一件事,一位南京来的客户在镇上另一家水产公司吵闹,说这家水产公司卖给他们的螃蟹外面都是活的,里面全是死的,做手脚坑人。这件事后来一直闹到了消协,影响很不好。通过这件事,陈书金发现周围为死蟹事件烦恼的不只他一个人。后来他又仔细地了解,还跑到外地了解情况,发现无论是养螃蟹还是卖螃蟹的,几乎无人不为螃蟹运输过程中的死亡感到烦恼,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陈书金想,要是能发明一个东西,让螃蟹在运输过程中不再那么容易死亡,市场肯定大。他投入了研究,还给自己的研究取了个名字——螃蟹“安居工程”。 

        “螃蟹窝”一开始是塑料的,陈书金觉得不太理想,然后又改成了铁皮的。为了防止别人假冒,他还故意将“螃蟹窝”做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形状。这以后陈书金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做出的“螃蟹窝”不仅可供螃蟹运输,而且可以直接放到笼屉上蒸煮,解决了很多人想吃螃蟹又怕蟹钳厉害的烦恼。陈书金为他的四类系列螃蟹包装器具包括螃蟹盛装盒、螃蟹运输盒、陶瓷蟹盒和金属盛蟹器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顺利地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批准。专利到手,陈书金立即开始组织大批量生产。 

        陈书金的发明因为从根本上解决了螃蟹贩运过程中死亡率高的问题,一经推出市场,立刻受到了螃蟹养殖户和经销户的热烈欢迎。但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螃蟹窝”的销量每况愈下,经过了解,他发现,原来是他的产品质量太好,可以反复使用,一些螃蟹养殖户和螃蟹经销户便用低价回收用过的蟹盒。陈书金马上着手对产品进行改进,做成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并加上防伪性功能,使回收产品不能再冲击市场。 

        当陈书金发现做螃蟹盒比养蟹贩蟹更赚钱,且没有竞争对手时,他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螃蟹盒的制造和新产品的研发上。现在,陈书金正准备开发系列性的水产品包装盒,据说这个市场的份额每年达到20亿元。

相关阅读: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