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掉进高价收蛋的陷阱以后(视频)

发布时间:2008-04-23  来源:www.cctv.com
摘要: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山鸡养殖场 记者到江苏省东海县采访的时候,正赶上王金龙忙着卖山鸡蛋,他要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把货送到酒店,没想到忙中出错。 记者:干吗重数? 王金龙:错了呗。 记者:差了多少? 王金龙:差得不多,做酒店的一盘10个,它最后那个出来少,

        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山鸡养殖场

        记者到江苏省东海县采访的时候,正赶上王金龙忙着卖山鸡蛋,他要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把货送到酒店,没想到忙中出错。

        记者:“干吗重数?”

        王金龙:“错了呗。”

        记者:“差了多少?”

        王金龙:“差得不多,做酒店的一盘10个,它最后那个出来少,指定找你呗,对不对。”

        3月,东海县晚间的气温还达不到10摄氏度,山鸡的产蛋量受到影响,很多要货的酒店都会因为缺货不能即时供应。

        王金龙:“天天打电话问我,你什么时候能送货,什么时候货能到呀对不对,这个钱都是客户先拿钱,打多少发多少。”

        记者:“先打钱再给货?”

        王金龙:“对,现在这个货,我们正常一天三四千枚地卖吧.昨天一天走6000个。”

        现在的王金龙养着一万多只山鸡,是苏北最大的山鸡蛋供应商,每年要卖掉一百多万枚山鸡蛋。

 

 

        王金龙:“一只鸡卖卖40元钱,一只鸡赚就赚10几元钱,你这样养一只鸡下出蛋来就在70到80元钱,卖完这个蛋,这个鸡可以不要钱撂了都不会赔本的。”

        王金龙卖的山鸡蛋是不能孵化的商品蛋,一枚山鸡蛋的养殖成本只有两毛钱,发货价是一块五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天都能有2000多元的利润。

        记者:“跟普通鸡蛋差别在哪儿?”

        王金龙:“差别就在一个,这个个体上,颜色上。两个野鸡蛋,一个大鸡蛋大。”

        记者:“价格上呢?”

        王金龙:“价格上,你现在这个价格狠了,可以说两个野鸡蛋吧,就买它一斤大鸡蛋。”

        如今的王金龙靠卖山鸡蛋拥有了上百万资产,然而三年前,他还负债十几万元,是一个濒临倒闭的蛋鸡养殖场场长。

         2002年底,王金龙和姐夫李勇利从粮管所下岗了,两人拿着攒下的十几万元积蓄,准备建个蛋鸡养殖场。

        王金龙:“当时我在调查的时候,鸡蛋在2元多,2.2元一斤吧,当时算一只鸡肯定赚20元钱的。”

        两个人一合计,一共买了5000多只蛋鸡,没想到,2003年正好遇到鸡蛋价格低谷,之后的两年连续亏本,2005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袭击了养殖场。

        王金龙:“救急也没救急,当时我们这的房子全部到了,把这些鸡全部砸死了。 ”

 

 

        这场台风彻底打消了王金龙继续养蛋鸡的念头。

        从那之后,王金龙开始寻找新的项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让他掉进了高价收蛋的陷阱。登广告的是安徽阜阳的一个山鸡养殖户,他声称以每枚一块二的价格回收山鸡蛋,有多少收多少。

        王金龙:“头脑想的就肯定赚钱,肯定赚钱,1.2元一个这个鸡蛋,一只鸡赚80元,那一年就是80万了一年的收入。”

        阜阳的这个养殖户收购的是商品蛋,不受精,专门供人食用。王金龙考察了东海县周边的市场,发现很少有人养山鸡,更别提卖山鸡蛋了,他认为只要养殖成功肯定能卖出去,何况还有人回收。

        王金龙的姐夫 李勇利:“先搞着呗,我们也是这样想的,一旦我们能销售,同时在销给他的时候,我们肯定也会再出去找。”

        王金龙找亲戚朋友借了九万元,到安徽阜阳买了一万多只三四个月大的山鸡,接下来就等着山鸡产蛋了。

        2005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山鸡的产蛋量也突然减少,有的山鸡干脆罢工不产蛋了。

        山鸡喜欢在户外活动,运动量大会严重影响产蛋,加上天气炎热,吃的饲料是平时的一半,产蛋量也减少了一半。

        王金龙想到以前养蛋鸡的时候,都放在屋里的笼子里饲养,那样既能降温,又可以减少山鸡的活动量,就把每四只母山鸡关在一个笼子里,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一开门,就傻眼了。

 

 

        王金龙:“撞死了,很多鸡都撞死在里边,它都死在里边。”

        王金龙琢磨着山鸡是种野性比较大的禽类,有点动静就喜欢打斗,会不会是光线太刺眼,影响了山鸡的情绪?

        王金龙:“是不是见光厉害了,我们就把这个布呀,窗帘全部改成黑色,改成黑色。”

        没想到,没有了光线,大部分鸡都拒绝进食。他赶紧把帘子撤了,重新想办法。就在他琢磨着下一步怎么办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恍然大悟。

        王金龙:“它死了两个以后,它变成两个了,它就不死了,这个四个鸡又死,死到两个它也不死了。”

        王金龙发现凡是一笼只剩下两只山鸡的。都相安无事的活下来了。他就把笼子里的四只山鸡减少到两只。打斗现象就很少发生了。产蛋量也恢复了正常,三天产一枚蛋。

        到了下半年,王金龙的山鸡蛋每天就能收上千枚。他按照当初的约定,给对方发去了1000枚山鸡蛋之后,就杳无音信了,王金龙这才发现自己上了当。

        王金龙:“野鸡蛋卖不出去,我当时也思想烦,这一批卖了不干了,脱离这一行不干了。”

        王金龙的姐夫 李勇利:“逼着我们走出去,我们自己有两条腿,跑市场吧。”

        王金龙守着十几万枚山鸡蛋,只想尽快处理掉,把欠的钱还清就赶紧脱身。

        山鸡蛋在当地市场上很少见,他到当地的酒店挨个推销,每枚八毛,但是很少有人愿意买。2006年4月,王金龙开始着急了,因为一旦进入夏天,这十几万枚山鸡蛋不出半个月就会变质,必须尽快找到销路。

        有一天,王金龙突然想到了以前卖鸡蛋认识的朋友蒋厚侠。

        蒋厚侠是徐州一家蛋类经销公司的经理,公司2004年成立以后,一直做普通鸡蛋经销。她用低价打开了徐州几家大超市的销路, 靠着薄利多销来支撑着公司的运转。

        蛋品经销公司 经理 蒋厚侠:“在那边超市做的时候,也就是说,每天也送货干啥的,但是见的利也是很少。”

        每斤鸡蛋的只有一毛多钱的利润,蒋厚侠认为要扩大影响力,还得做出自己的特色,她率先在徐州的超市开了第一家特色蛋品专柜。

        蒋厚侠:“像以前那种思路想,就是如果做一种单一,也确实不适合这个市场了,就是要跟着这个市场走,品种要多,我们就要上得多,就要以特色来突出。”

        蒋厚侠在市场上寻找特色蛋来丰富专柜的品种。王金龙则看上了蒋厚侠现成的销售渠道。

        王金龙:“打电话给她,她就叫我过来一趟吗,过来把样品带给她看一下,她当时一眼就看好了。”

        蒋厚侠:“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产品的时候,觉得很好奇,就是没见过,以前就没见过。”

        王金龙看出来蒋厚侠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顺着她的思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金龙:“卖普通鸡蛋,现在基本上是利润不大,做这种蛋可以说也是一种新产品,其他的人没有吧,价格定位也就在咱们自己想定多少就定多少,只要人能接受的情况下。”

        王金龙首先给蒋厚侠无偿提供500枚山鸡蛋,让她在超市试探一下市场。蒋厚侠把山鸡蛋散放在货架上,每枚定价两块四。

        蛋品经销公司 经理  蒋厚侠:“第一天去,没有一个人买,就都在那儿看热闹,就说这是什么蛋?”

        通过导购员的介绍,很多顾客都对山鸡蛋产生了兴趣,然而看热闹的人多,买的人却没有几个。

        王金龙在徐州的超市里呆了整整一天,发现没人认识这种鸡蛋。他觉得应该做成礼品盒的包装才更引人注目。

        王金龙:“我给她做一个礼盒的包装,然后做一个野鸡的那个图片,给他们送过来。”

        王金龙给蒋厚侠提供了图片和文字介绍,把原来散装的山鸡蛋改换成新的包装,并在超市的海报里,刊登山鸡蛋的信息.没几天,就有很多顾客拿着海报到柜台询问。

        超市导购员 李小玲:“有海报呀,或者说宣传单呀,有两种方法,好几种方法都在推荐这种特色蛋,一般推荐的吗,他们推荐的,拿着海报过来问,这种鸡蛋,这种鸡蛋在哪儿。”

        这种礼品装山鸡蛋每篮售价66元,上面还带有山鸡蛋的详细介绍。

        顾客:“这个包装各个方面,都是比较上档次的。”

        顾客:“到医院去看个人,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送朋友,提上去显得好看吗。”

        到了2006年春天,通过徐州几家大超市的销售,每天的销售量达到500多枚,用同样的方式,王金龙还打进了淄博、烟台等地的超市。

        半年之后,王金龙还清了十几万的债务。他给自己算了笔账,发现一只两斤重的山鸡利润只有十几块钱。但是,一只产蛋的山鸡利润却高达七八十元。他坚定了继续做山鸡蛋销售的信心。

 

 

 

 

        本来没人回收的山鸡蛋,却让王金龙意外的打开了市场.跑外地市场虽然赚钱,但是发货也是个麻烦事。

 

        王金龙:“发货,我们这个交通不便呗,每次发货都要到连云港转,费用太大了。”

        王金龙所在的东海县是一个喜欢吃海鲜的地方,他觉得当地人能够接受海鲜的价格,对于山鸡蛋应该有消费能力。

        如果自己的山鸡蛋能够进入当地的高档酒店,对宣传会有很大的帮助。

        经人介绍,王金龙认识了酒店的经理尹书常,那个时候,尹书常交给自己的厨师一个搜罗新菜品的任务。

        酒店经理 尹书常:“开饭店的人,就要不断地思索着,然后找一些大家伙平时很少吃到的东西。”

        酒店厨师 乔洪荡:“新起的宾馆,我们的四星五星起了,一家五星的,两家四星的,还有一个新的三星标准的,他们新起的这些宾馆对我们这块冲击力很大。”

        乔洪荡的压力很大,当他听说经理认识山鸡场的老板王金龙,的时候,他想到了山鸡蛋。那时候,王金龙正希望把山鸡蛋卖进这家酒店。

        酒店厨师 乔洪荡:“每个地方你发现有新的产品出来,这个钱不叫我去节省,这个权力你要有,你要去品尝,要去反复的实验。”

 

 

        王金龙主动送给乔洪荡一百多枚山鸡蛋,乔洪荡经过反复试验,水煮、煎炒等等,再记下顾客的反馈,发现水煮蛋是最适合顾客的食用方法。

        酒店厨师 乔洪荡:“80%的人选择煮,有一些主宾,他希望客人能看到,明白这是一个野鸡蛋。”

        顾客:“像这个鸡蛋,它就是说,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鸡蛋,会不会饭店里边对我们顾客有一种欺诈呀。”

        顾客:“这种吃的保证这个鸡蛋的质量,味道呀,都不会改变。”

        顾客:“煮着吃就感觉它确实是野鸡蛋。”

        因为王金龙在东海县只供给这家酒店山鸡蛋,一些人专门过来品尝。请人吃饭的时候,给每人点一个山鸡蛋,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在这家酒店里,每个山鸡蛋定价三块,每天的销售量能达到200多枚。

        顾客:“野鸡蛋,别的地方,其他地方很少吃到的。”

        顾客:“听朋友介绍尝一尝呗。”

        顾客:“它家这个店生意很好,这个是一道特色菜。”

        现在,王金龙在当地供货的酒店有两家,每天供应五百多枚。

        本来王金龙以为自己掉进了高价回收山鸡蛋的陷阱,没想他凭着不服输的那股劲头把山鸡蛋做成了一个赚钱的生意。直到现在,王金龙和姐夫还会经常的想起那个当初把他们拉入行的人。

        王金龙的姐夫李勇利:“你看看走到今天不是多亏了人家吗。”

        王金龙:“也许这是因祸得福。”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