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张文英:大山里核桃女致富经验谈

发布时间:2009-09-25  来源:大农网
摘要:河南灵宝市朱阳镇杨家河村共有6个村民组,747口人,全村1624亩耕地全是“非岭即坡要么沟,遇到天旱打一斗”的旱地,土地贫脊,交通闭塞。张文英是土生土张的杨家河村人,2008年3月,通过层层选聘,张文英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被任命为杨家河村党支部书记。

        河南灵宝市朱阳镇杨家河村共有6个村民组,747口人,全村1624亩耕地全是“非岭即坡要么沟,遇到天旱打一斗”的旱地,土地贫脊,交通闭塞。张文英是土生土张的杨家河村人,2008年3月,通过层层选聘,张文英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被任命为杨家河村党支部书记。
  
  发展核桃促增收
  
  2008年,朱阳镇提出要大力发展核桃种植,打造“豫西核桃王国”。群众一下子接受不了大田连片栽植核桃的做法,积极性不高。张文英通过座谈走访,积极宣传连片建园的倾斜优惠政策,帮助群众分析发展核桃的优势,投资收益及市场前景,动员引导群众连片栽植核桃。同时,腾出自己家的5亩地栽植核桃。在她的宣传带动下,部分群众接纳了连片建园的建议,后又经过协调换地,最终,53户村民同意将连片背风向阳、土质较好的土地建优质核桃示范园。但地里都种着小麦,铲除小麦栽树,群众顾虑很多,栽植季节又很短,她逐户做工作,算经济帐,动员群众在麦地里栽核桃树。说干就干,她亲自带领群众按照标准定穴、挖坑、施肥、浇水、栽植、培土覆膜,保证栽一苗活一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通过上网查阅大量核桃栽植、管理的资料,自己先学习,再通过各种形式引导群众学习掌握管理技术。4月份,她积极联系使陕西杨凌的农业科技人员对该村的185株八年左右生核桃树进行了高接换优。她深知,栽树容易护树难,为了指导群众搞好核桃树的管理,她学会了骑摩托车,每天往返在4个组50多户人家的地块之间,逐块察看核桃幼苗的管理,摸黑回家是常事。一次,因一户村民的地块较远,她晚上9点多才回家,四周漆黑无人,走到偏僻路段,又刮起了大风,树枝、杂物发出吓人的声音,平时胆小的她咬紧牙关,稳定情绪,坚持回到了家。回家后,她哭了。事后,她笑着对其他村干部说,这是锻炼我胆量的好机会。凭着她认真负责的态度,杨家河村共发展310余亩优质核桃示范园,目前,示范园的核桃苗长势良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
  
  在张文英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想群众所想的事、干群众所盼事”的标语,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任村官以来,她从小事实事着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31岁的村民李建红,婚后一直未生育子女,2007年12月在路旁捡一弃婴,经抢救健康成长。因多种原因,孩子半岁多了,还未能入户。无奈下,他们找到了刚上任不久的张文英,看到李建红一家人期盼的眼神,她下决心帮他办成这件事。拿着村里的证明,她多次往返于派出所、民政、医院等部门,但因李建红的妻子不符合收养条件而告终。在政策与事实冲突的情况下,她没有放弃,又多方进行咨询,是否能通过其他办法入户。民警对她说:“这件事很难办,很复杂,你就别管了……”。当她问清变向入户所需的材料和程序后,又前后奔波4个多月,终于在5月25日将孩子户口入上。
  
  5组低保户谢述全是残疾,他的大儿子谢前周的身份证上又误为谢前庭,粮补本上是谢书全。各种证件出现的误差使他无法取出全家的580元粮食直补款。2组低保户张建军、张建成弟兄两人均为聋哑,监护人又系外地户口,退耕还林补助320元、粮补款630元不能取出……。面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她又是多方奔波,协助调查、核实,最终将钱取了出来。看着她常常拿着一些证件往返各个部门,有人不理解地问她:“你这是图啥呀”,又不是自己的事,况且人不是什么大事,给你也记不上什么功劳……她坦然地说:“为百姓办事就图个心里踏实。”半年来,她共为群众办实事100余件,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群众亲切地说:“再难办的事也难不倒咱文英。这闺女对群众比亲人还亲,这样的村官,我们欢迎”。
  
  以诚心促和谐
  
  刚上任时,张文英就听说,村里有一个叫刘振文的老人,因为2000年9月石洋河生态工程修路占地赔偿问题信访长达7年之久,是镇、村的信访“ 名人”。经过深入的调查,她了解到,其实占地赔偿问题在2002年9月已经达成了补偿协议,刘振文老人也表示不再上访。但近几年随着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取消了农业税等收费,新增了种粮补贴,刘振文老人认为原补偿协议不到位,要求镇上重新补偿耕地,并补偿几年来因未耕种土地而减少的收入,反复上访纠缠。了解情况后,她决心接触这位“名人”。她第一次接待刘振文老人是在家里,老人张口就是几万元赔偿。从老人的言谈举止中,她看出老人能言善辩。她心里要求自己,对待老人要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对老人提出的无理要求,她没做太多的解释,只是倾听老人的诉说,同他拉家常,虚寒问暖,关心他的身体,走时还给他装了两盒烟。这之后,每逢节日、天气变化,她都给老人打电话问候,关心老人多保重身体,并多次上门看望老人。就这样,多次接触后,老人终于说出了心里话,老人有积蓄,儿女在外地也常寄钱回来,他并不缺钱,也懂得道理,只是爱说大话,好面子。原来的补偿协议老人是同意的,只是后来物价上涨,他常对人说他怎么有本事,随时能让政府增加赔偿。最初村干部协调时,她嫌村干部对他的态度不好,心里憋气,就想给镇里、村里找麻烦。他说:"现在你是咱村的父母官了,我儿女不在身边,你对我这糟老头子又这么好,从来没嫌弃过我,对我像亲人一样,我还说什么呢?但闺女,你不能让我这几年白跑呀!”张文英笑着说:“大爷,您放心,我就是您的闺女,您有什么困难、要求就说吧,我会让您老满意的。”最终,经过镇、村多方协调,最终以村里价值300多元的几棵树做为赔偿,了结了长达 7年的信访问题。

  回顾前段的工作,张文英说:“最开心的事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最大的收获是自己经受住了考验。杨河村的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养殖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要做的事太多了,我做的太少了,早日让群众脱贫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