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陕西考察时,从一个小苹果的销售和需求里读出了中国的经济学。
近日,记者走进大化瑶族自治县,尝试从渔业发展历程中触摸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脉动。
“一尾鱼”考验农民更考验政府
“快看,这网鱼足有200公斤。”在韦德勇惊喜的叫声中,一网活蹦乱跳的罗非鱼被吃力地拉上渔船。
韦德勇是乙圩乡巴追村一名养鱼专业户,他在岩滩电站库区开展拦网养鱼,目前养殖规模达1500亩,年产值40多万元,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
大化境内有三大电站库区,分别是大化、岩滩及百龙滩电站库区,水面面积达22万亩,是广西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目前全县共有4871户2万多人参与养鱼,水产品年产量1.24万吨,渔业总产值1.29亿元。2009年6月,岩滩电站库区淡水鱼示范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渔业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近日,大化又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罗非鱼科技重点示范县。
“我们真没想到,库汊养鱼能成为本地支柱产业之一。”岩滩库区较早的规模养鱼户、北景乡那色村的韦桌群回忆养鱼历程时,感慨万分。
1992年,国家重点工程岩滩电站蓄水发电后,岩滩库区成了水乡。1994年,望着家门口广阔的水面,急于摆脱贫困的库区移民大面积发展网箱养鱼。由于盲目上项目,技术不到位,加上销路不畅等问题,全县1000多箱网箱鱼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失。一时间,养鱼户被悲观情绪所笼罩,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小小一尾鱼,在当时既考验农民闯市场的能力,也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这是本县农业生产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一次阵痛,根源在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与变幻莫测的消费市场之间的不适应。”现任县委书记蓝英思分析道。
转变发展方式转出竞争力
渔业的出路何在?大化重新论证。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思路渐渐明晰。
2000年,北景乡在平方村试验饲养两箱杂交鲶鱼,每箱放养1000尾,利用灯光诱捕浮游生物和吊网捕鱼虾饲养。精心饲养几个月后,鲶鱼个体重量在0.5公斤以上,最大个体重1.5公斤,共获成鱼500多公斤,收入近2万元,纯利润1.2万元,比“人放天养”的传统方法多出三四千元。通过对比,养殖户看到了饲养名优品种和集约化养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