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广西番茄第一村”的致富秘笈

发布时间:2013-04-02  来源:新农网
摘要:村里极少有人外出做生意、打工,仅靠种番茄一项,2010~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26元、10162元和12860元,成为我市首个万元村。早春3月的一天,记者专程前往这个依托番茄产业成为万元村、有“广西番茄第一村”美誉的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进行采访。

 

  村里极少有人外出做生意、打工,仅靠种番茄一项,2010~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26元、10162元和12860元,成为我市首个万元村。早春3月的一天,记者专程前往这个依托番茄产业成为万元村、有“广西番茄第一村”美誉的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进行采访。

  车子沿着村级公路,一进兴城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番茄地,婉若走进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排排番茄畦地整齐划一,像是等待接受检阅的方阵;每一株番茄树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红的、黄的番茄,田间地头尽是忙着摘果、装车的人。

  “都说兴城的地没有一块是闲着的,今天来到现场果然让人大开眼界啊!”记者感叹地说。

  在路上,记者恰巧遇到满载着“金币”(番茄品种名称)准备运到市场上销售的兴城村东尾屯村民黄立。为了亲眼目睹番茄的销售情况,记者跟随他运番茄的拖拉机到了县城。在往农贸批发市场的路上就有很多收购番茄的小摊点,今天“金币”每公斤价格在3.4元至5元之间。黄立的“金币”卖相好,能卖到1公斤5元,所以他决定出手。拖拉机上装有200多公斤,这一车能卖1000多块钱呢。

  “真不错呀,一早上的时间1000多块钱就到手了。”看着黄立喜滋滋地数钱,记者笑着说。

  “这不算什么啦,这点(收入)在村里算少了,人家到外面承包种番茄的才赚钱呢!”黄立的一句话提醒了记者,或许这才是万元村的秘笈,于是我们继续前往兴城村一探究竟。

  “之所以成为万元村,致富的秘笈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子刚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据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兴城村就有很多村民自发地开始种植番茄,真正形成规模是90年代初期。到了2000年,村里还引进了以色列、台湾等地的优良品种,番茄种植逐见效益。目前全村有672户约2600人,耕地4000多亩全部种上了番茄。

  “同样品种的番茄,我们能够卖出比别人更高的价钱,就是因为我们管理得好。”在30年种植番茄过程中,村民们一边种植一边探索,自己总结出了一套番茄种植的经验,农民自己就是“土专家”。

  近几年兴城村有些村民还自己试种新品种,试种成功后对外推广,让外地农民到试种田里参观然后自行选择是否种植。像黄子刚就是村里的种植能手之一,一些农产品龙头企业还专门邀请他当企业的技术指导。

  “勤劳方能致富,外出承包土地种植番茄也是我们村致富的秘笈之一。”据悉,兴城村村民除了自己在村里种植番茄外还有100多户村民到附近的县区或乡镇承包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番茄。很多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没有选择到外地打工而是外出承包土地。黄子刚举了个例子,如果家中有6亩地4个劳动力,两位老人负责管护家里的番茄,儿子和媳妇到外地承包10亩。遇到产量多、价格高的年份,每亩收入3~4万元。即使年景不好,每亩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全家光靠种植番茄的收入就可达到十几到二十万元。

  2008年,兴城村成立了番茄合作社,这为村里种植番茄提供了技术、销售上的帮助,农民收入更加可观。据黄子刚介绍,番茄合作社还没有成立之前,村民们种植番茄都是自发的,种植时间、管理、销售都不统一。“种植的时间不统一导致病虫害防治不规范,有时候一片地里就中间一小块区域的番茄发病了,很快周围一大片的番茄也跟着遭殃。”黄子刚说,合作社成立之后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抓住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安排番茄播种和收获,效益大大提高了。

  “讲究种植和销售策略也是我们制胜的法宝。不信你4月份再来一趟,那时候别的地方基本上已经没有番茄卖了,可是我们这里还是果实累累。”黄子刚说。经过多年摸索,村民不仅掌握了高超的护理技能,还懂得利用优质品种、延迟挂果期、错开上市时间等办法提高单产效益。同时,该村通过开展壮乡河谷集团与兴城番茄专业合作社“社企联建”,在新品种、新技术、品牌打造、产品销路方面共建。在该县经管站的大力支持下,借助壮乡河谷集团的强势宣传打造力量,该村于2012年注册了“壮乡红”番茄品牌,打入全国市场。

  2011年,兴城村全村种植番茄3500余亩,总产量达1.5万吨,总产值2600万多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62元。再加上到外地承包的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2万元。村里有几十户人家都是开着小汽车,农民们正从“摩托车时代”向“小汽车时代”迈进。

  现在走进兴城村,屯屯之间通公路,户户地头通水渠,田间还有宽敞的机耕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

  “你就算是穿高跟皮鞋到地里也不怕沾上泥的。”在地头休息的老太太跟记者打趣道。

  兴城村与县城隔着右江,以前村里人要到县城都是要坐渡船,运货更是不方便,用“隔江兴叹”来形容当时兴城村的交通条件是最恰当不过了。2007年底,坛百高速路跨江大桥建成,改变了兴城的交通状况。2010年,村党支部抓住县里在兴城建立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的机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了道路、水利、路网“三项园田化”建设。完成了所有屯内道路水泥硬化建设,通过“一事一议”新修了园田路共计4公里的机耕路水泥硬化,这样村民们的拖拉机就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减少了运输时间。

  近年来,该村建立节水滴灌示范区120亩,在2500亩蔬菜基地内设置了50多盏杀虫灯,利用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通过“园田化”建设,改善了技术集成示范区的基础设施,提高了机耕化效率,形成了机械化、自动化管理系统,降低了供电用水成本,达到增效益提增收的目的。

  此外,村党支部把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当作学习的园地,举办了种植番茄的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班,加强新技术培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有200多个大户能人成为新型“乡土人才”标兵。通过以合作社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由该县农业无公害蔬菜生产检测部门对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把关,确保农产品全部达到市场准入标准。

  记者感言:如果说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番茄产业是兴城村村民致富的重要前提的话,那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品牌,则是兴城村成为百色首个万元村的秘笈。

  现代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广袤的右江河谷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区位、自然资源、产业等多种优势。河谷沿岸各村只要以兴城村为榜样,调整好产业结构,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引领,通过大力发展优质芒果、无公害蔬菜、特色畜禽水产养殖等产业,就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就能步入万元村行列。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