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牛网 > 养牛新闻 > 全国牛肉价上涨两成 看东北小镇“牛市”温度(3)

全国牛肉价上涨两成 看东北小镇“牛市”温度(3)

发布时间:2012-12-04  来源:新农网整理
摘要:与其情况类似,常年在该集市内贩牛的商贩胡先生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养殖户求着贩子帮着卖牛,因为他们去市场根本卖不上价,也卖不出去。随着牛市的回暖,买卖双方的位置开始颠倒了,现在是牛贩子求着养

  与其情况类似,常年在该集市内贩牛的商贩胡先生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养殖户求着贩子帮着卖牛,因为他们去市场根本卖不上价,也卖不出去。随着牛市的回暖,买卖双方的位置开始颠倒了,现在是牛贩子求着养殖户卖牛,不能从终端养殖户手中收牛,市场上报价已经很高了,根本没留多少余地给二手牛贩子,因此赚钱就更难了。

  “过去贩牛那是吃香喝辣,钱赚得容易,现在可不行了,牛贩子也比过去少了不少。”在他看来,牛源减少导致的收购困难以及市场价格透明度高,严重影响了“生意”以及收益。

  养牛专业户:

  牛市井喷牛却少了

  大家都不愿意养牛,是因为成本支出大、风险高、养殖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太弱

  牛市井喷,养牛户赚得多了吧?在长新村七舍一户庄稼院大门外,一股牛粪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记者向院内看去,只见用薄膜扣着的大棚内,一群牛儿正在吃食。养牛专业户叫李顺清,今年69岁。养了二十几年的牛。“现在牛市比去年强了不少,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养殖户一定能赚到钱”,李顺清告诉记者,今年的养殖成本有所增加,人工暂且不提,单是买牛成本与饲料成本,涨的可就不是一丁点儿,对于散户来讲,压力还是不小的。

  据他介绍,过去村里养牛的不少,到了2008年牛市不景气,牛肉价格太低,就都不养了。到现在村里只有两家养牛户。对于散户来说,都是买几个月后就能上市的架子牛回家育肥后卖,院子里面的几头牛,就是从内蒙古自治区那边新抓的。都不敢从本地抓,现在架子牛太贵了,饲料也贵、小牛犊更贵。

  李顺清给记者算了笔账,以一头1100斤左右的瘦牛一天的饲料为例,每头牛每月的饲养成本便要840元,而这样的牛李顺清家有20头,每个月需16800元。这还不包括牛的防疫以及营养费等额外支出。“跟去年比,今年饲料涨了至少10%。”李顺清说,今年饲养成本的上涨让他们的压力更大了。像1100斤这样的瘦牛,买时花了12800元,每斤11.6元。“一头牛养三个月,最多也就能涨300斤肉。但这得是喂得特别好,一点问题没有才行。”记者计算了一下,按现在的行情,肥牛销售时每斤价格基本与瘦牛购入价持平,最好的肥牛也不过是12元/斤,按李顺清的牛长300斤肉计算,到出售时不减去成本能挣到约4000元。而这三个月的成本为2520元(仅饲养成本),理想状况下纯利润为1480元。

  李顺清说,之所以牛市上的牛少了,价格涨了,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养牛,成本支出大、风险也高、养殖周期还长,而对散户养殖整体来说,抗风险能力太弱。事实上,李顺清所言并非个例。合发村养殖户张老板也承认,以前的汉夏黄牛交易市场,车都进不去。就是养殖风险太大了,成本投入高。养殖户都是试探着养,能养10头,肯定减半养5头,市场行情随时都有可能改变,这次去赶集只卖了两头牛,就是这个道理。养牛的人少了、饲养的牛也少了,市场当然就没有这些牛了,牛肉涨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市场担忧

  母牛“危机”

  没人养母牛,肥牛就会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交易市场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母牛根本就见不到自己的后代,而是变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了,个别养殖户专门挑母牛卖,理由是风险小。而买家也专挑母牛买,认为价格合理,且交易成功概率高。

  “母牛都杀了吃肉,几年都缓不过来,到时候咋整,牛源出问题了。”对于这个现象带来的长远影响,王立恒解释说,母牛的繁育周期比较长,一般要经过一年以上的饲养才能进入生育期,而由于近来饲养成本的不断上升,养牛户出于躲避风险迅速回流资金的考量,不愿再饲养母牛。“现在的牛户都是拿母牛当肥牛养,三四个月就出售。没人养母牛,肥牛就会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王立恒说。

  五棵树镇副镇长闫立成介绍,目前五棵树地区农业人口约15000户,其中养牛户8000户,占比一半以上,目前五棵树牛肉供应量约占全省供应量的40%,在全国占比约为5%。高峰时黄牛市场日交易量约为5000~6000头,现在日交易量下降了几乎四分之一,仅3000~4000头。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