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牛者:
价格高难成交
数量减少,养牛户成本提升,交易时考量的更多了
与卖家王志国恰恰相反,从齐齐哈尔专门来赶集的谭东,此行目的是买牛。作为规模较大的养牛专业户,全国各地的牛市,谭东有时间就要去逛一逛,遇到好牛就买下,而且只买架子牛。
“今年牛市好,业内都预计到年底的时候,牛肉价格还会坚挺。我现在家里虽然养了50多头黄牛,但基本都是处在育肥阶段的小牛,到年底的时候还卖不上价。”谭东说,这次想买几头架子牛,拉回家养几个月就能卖肉,为的是赚点快钱。不过,他认为今年的架子牛价格真是太高了,去年同期如果说一头架子牛的价格是5000元,那么今年就得一万元,而且数量特别少,可心的牛并不是太好找。他说,买牛是个着急事,可你越是着急,越是达不成愿望,一大早一共谈到议价环节的买家有5个,价格太高,都没有成交。
事实上,作为卖家王志国和买家谭东,此时此刻所想所做,正是集市上买卖双方真实的心里写照。买卖双方因价格僵持着,原本快捷的黄牛交易,被人为地控制着节奏。
截止到当天13时散集,卖家王志国和买家谭东愿望实现了吗?记者再次寻找到2人,对方均表示,因为价格谈不拢,又是“白忙活”。
市场上的黄牛交易为啥这么不痛快?记者就此询问了汉夏黄牛交易市场副经理王立恒。王立恒说:“黄牛数量是从今年春节后迅速减少的,即便是处于旺季的现在,市场日交易量高峰也不过在3000头左右,而这个数字在一年前要接近5000头,减少了约三分之一。”黄牛数量的减少,加上饲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养牛户成本提升,交易时自然对价格的考量更多了,“黄牛数量没减少时,做成一单生意一般只要5分钟。”王立恒说。
冷清的牛市饭馆
市场里现在只剩下15家饭店,正是中午饭口,却没几个走进饭店的
白菜炖豆腐,咸菜萝卜干,一杯小烧酒,抻面馆老板兼大厨万长发(应被采访者要求此处为化名)独自喝着闷酒打发起本应忙碌的饭口时间。两年前在汉夏黄牛交易市场开起这间饭店时,万长发怎么也想不到今天的生意会如此惨淡。
刚开业那时,饭店生意火爆得很,“厨师根本忙不过来,一中午得翻好几次台。”万长发说,“当时市场边开了20来家饭店,都挣钱。”万长发盯着远处略显冷清的市场,回忆着往昔热闹的场面。
透过饭店的玻璃门远远看去,上千头牛呼出的热气不断地蒸腾而上,像一团团云般笼罩着整个市场。“看着不错,可牛少多了,牛一少,人也就少了。”万长发说。
市场里现在只剩下15家饭店,记者看到,正是中午饭口,饭店老板们站在门口热情地招揽着每一个过往的客商,但没几个走进饭店的。惨淡的生意让每个饭店老板的笑容都带着点苦涩。
中午了,一车车的牛陆续被拉走,硕大的市场里只剩下不足百头黄牛,空荡荡的。几个没交易成功的牛户牵着牛走过万长发的饭店前,牛户们转身向饭店里看了看又回过身低头用力拉着牛向前走去。“在这儿吃饭的大多是卖完牛的牛户,那些年牛户卖了牛,到这儿都是一顿大吃。现在这样的少了。”万长发说。
这天中午,万长发家的饭店没能等来客人。与万长发家的情况类似,市场周边售卖饲料、兽药的商家也都感叹:生意不如从前。
地位暴跌的牛贩子
过去贩牛那是吃香喝辣,现在可不行了
便宜的牛收不到,体型不好的牛还不敢收。不光是五棵树,现在整个国内市场的牛肉价格都在看涨。
从赚到第一桶金那天算起,对了20多年“牛缝”的吕先生承认,现在靠忽悠贱价收牛已经不灵了,如今交易市场就在镇上,价格都是透明的,如果说过去还能靠着信息不对称赚些钱,现在这条路是明显走不通了。
“到村屯收购瘦牛也好、肥牛也好,价格有的比市场还高,根本没账算。”吕先生坦言,三年前低价收牛后拿到市场上出售,一头就能挣300~500元,但现在牛都收不到,更别说对缝了。吕先生说,现在他们这样的牛贩都是从内蒙古收购“下山牛”,这样相对成本能降低一些,在市场售出后刨去来回的运输成本,一头牛最多赚二百,“起早贪黑也就赚俩辛苦钱”。这次在瘦牛集上,吕先生卖了7头牛,赚了1400元,“要知道不是你把牛牵来就一定有人买,如果牛放在手里半个多月折腾不出去,那就赔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