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销售牛羊 效率高多了
发布时间:2017-03-04 来源:新农网整理
摘要:青海新闻网讯 不屈不挠、富有激情、自信、敢于打破常规,这是创业者的特质。马海麟,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精准地抓住时代的脉搏,把“三农”基本问题与技术力量相结合,不断发展壮大家族企业青海开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使之成为“海西州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手
青海新闻网讯 不屈不挠、富有激情、自信、敢于打破常规,这是创业者的特质。马海麟,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精准地抓住时代的脉搏,把“三农”基本问题与技术力量相结合,不断发展壮大家族企业青海开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使之成为“海西州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手创建的都兰盛达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牛羊养殖规模化养殖场,2016年,被青海省农牧厅评定为青海省“菜篮子”生产基地。 年仅27岁的马海麟有着多重身份:都兰盛达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青海开泰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柴达木原生态品牌店电子商务平台创始人。 大学毕业,学习优异的他毅然辞去南方优厚的工作,凭借对家乡和“三农”事业的热爱,踏上了艰辛的创业征程。在家人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成立了都兰盛达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当地368户农牧民入社。合作社成立后,他认真学习现代科学养殖生产技术,运用互联网电商营销思维,促进当地农牧区牛羊科学养殖可持续发展,使得入社成员家庭年纯收入逐年增加,走上了勤劳致富、科学致富道路。 他将“基地+专业合作社+农牧户”作为合作社经营模式,在牛羊养殖基础上进行土地流转承包,种植玉米等青贮农作物,和社员建立利益联合体以实现共赢,以惠农政策为向导,进行集约化经营,率先在海西地区实现了“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科学目标。目前,合作社已建成各类养殖大棚132座,占地300余亩,拥有流转承包土地2000亩,带动社员种植青贮饲草5000余亩,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5名,职工45名,年可育肥牛羊3400头只,实现年末存栏总量2120头只,畜产品总量180吨,农作物种植总产量632吨,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达1633万元,被青海省农牧厅评定为“省级牛羊养殖规模化养殖场”,2015年又被省农牧厅联合评定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敢拼敢闯的马海麟率先通过电子商务这一模式将柴达木地区的优质牛羊肉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通过“生鲜肉+真空包装+冰袋+泡沫箱+顺丰快递”的物流模式,成功解决了生鲜肉运输保鲜难题。以淘宝网和微信营销为基础,又积极开拓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一号店、顺丰优选、青海特产网等多个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使得肉食品电子商务全年销售额达到近千万元。他用高于常规的收购价收购,并在销售后将部分利润返还于牧民,此举获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作为一名合作社创建者,马海麟知恩图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员、回报农村、回报社会,带领社员共同致富,共同奔上小康路,实现脱贫致富。 入社社员旦增曲扎是都兰县香日德镇东盛村一名普通牧户,往年家庭纯收入不到3万元,每年出栏藏系羊200只、牦牛10头,受到肉食品行业不景气的影响,旦增曲扎每年都为秋季牛羊出栏销路而发愁。自从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凭借电商运营使得销售额不断攀升,订单不断增加,旦增曲扎一家的出栏牛羊也销售一空。2015年,当地市场收购价为一斤胴体羊肉15元,加工后电商平台销售价格为每斤50元左右。经过合作社分红,旦增曲扎一家家庭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牧区群众利用“互联网+”这一模式脱贫致富。 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了包括旦增曲扎在内的1000户农牧民科学养殖育肥牛1000头、羊2万只,农牧户经过科学养殖一头牛可实现净利1000元,育肥一只羊可实现增收160元,已带动香日德镇东盛村以及周边农牧区增收420万元。马海麟成功的通过“电子商务+扶贫”探索了精准扶贫新模式、新途径,有效带动了农牧业转型升级和农牧民增收。 “创业为己,是成功;创业为公,是引领;创业为乡,是大义”,这就是马海麟的愿景,朴素却坚实,简单却重彩,相信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途上会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