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畜牧业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点产业
发布时间:2017-03-04 来源:新农网整理
摘要:华龙网2月13日12时讯(通讯员 邓建飞 严熬生)近来,黔江区按照保供给、保增收、保安全、保生态要求,全区畜牧产业以规模养殖场竞建、精准脱贫为抓手,以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全区连续9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产业布局
华龙网2月13日12时讯(通讯员 邓建飞 严熬生)近来,黔江区按照保供给、保增收、保安全、保生态要求,全区畜牧产业以规模养殖场竞建、精准脱贫为抓手,以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全区连续9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规模养殖场竞建要求和验收标准,选择有投入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的养殖业主开展规模养殖场竞建,2016年在适养区通过竞建发展母牛繁育场、中蜂种场、新建生猪规模场、肉牛集约化场、山羊场、蛋鸡场、林下养鸡场、肉兔场等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场20余家,示范引领全区规模养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依法管理,引导规模养殖向适养区转移,进一步调优全区养殖布局,推行标准化养殖,提升了养殖水平。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厚植生猪产业发展优势,生猪养殖呈现出从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两大特点,生猪产业已成为全区农业三大骨干产业之一。支持落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庆六九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E板挂牌。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健全完善生猪人工授精改良“四统一”模式,大力推广黄牛冻配改良、山羊杂交改良技术,全年配种改良生猪14万窝,改良肉牛0.5万余头、山羊1万余只,创收能力进一步增强。以肉牛为主的特色效益畜牧业不断壮大,通过实施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及南方草地畜牧业项目,促进了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牲畜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黔江区30个贫困村新发展生猪2.69余万头、肉牛0.22万余头、山羊0.92万余只、家禽16.04万余羽,畜牧业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点产业。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实施 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防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全区清净无疫。一是全面完成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二是大幅提升服务技能;三是扎实开展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四是严格调运监管和防疫监管;五是不断完善工作考核机制。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常抓不懈 切实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全力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全力抓好饲料兽药投入品的监管工作;二是全力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三是助推兽药经营可追溯体系建设,完成2家试点经营企业的注册和试运行;四是积极开展瘦肉精监测;五是深入开展“动物卫生法规制度全面执行年”活动;六是实行牛定点屠宰管理;七是不断夯实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八是进一步增强兽医体系建设。 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强化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重庆市69原种猪场养猪理念进一步深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生猪人工授精改良“四统一”模式不断完善,种源基地进一步夯实,良种繁育体系日臻形成。依托科研院校,深化校(院)地合作机制,构建技术支撑体系,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强化。组建重庆市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搭建研究、开发、集成适合渝东南及武陵山区广大养殖场户的繁育、养殖、加工、运输、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平台。实施市场信息建设项目,提高畜禽养殖智能化水平,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黔江区畜牧生产技术推广站荣获全国2016年基层畜牧(草原)技术推广示范站、全市2016年度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全市2016年度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不断加强 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种养结合、有机肥利用、设施治理等多元治理模式,促进畜禽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一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引导规模养殖场增加环保设施投入,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对纳入2016年总量减排考核任务的8家养殖场量身定制减排方案,指导养殖场实施减排措施,成效明显。三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环保“四清四治”专题培训,制定技术路线,因户施策开展畜禽规模场环保“四清四治”工作,完成养殖场整治154家。四是全区养殖场办理环评相关手续106家,为全区部分规模养殖场配备了111台固液分离机,69原种猪场投资近千万元建设粪污综合处理系统,通过了市环保部门的验收,成为全市养殖业环保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