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管理肉用种鸡最好的方法是控制其体重。严格按照育种公司提出的标准控制种鸡的体重是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关键。但是种鸡的体重标准每年都在变化,而用于建立不同体重标准的科学试验极少,并且目前所参照的体重标准是15年前甚至更早建立的。大多数推荐体重是根据实际经验得出的。同样,肉用种鸡的营养推荐需要量也与数年前的推荐值无多大变化。
虽然体重和营养的推荐值在过去的15年间变化不大,但是肉用种鸡本身却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遗传选育使肉鸡的生长速度加快,以每年大约少于1天即可达到1.8kg活体重的速度增长。其次,饲料转化率也显著提高,结果导致肉鸡生长速度加快,而饲料需要量却减少。最后,许多肉鸡品系在胴体产肉量方面也有显著提高。
饲喂高营养浓度日粮
尽管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在不断发展,家禽的育种仍然是基于经典的数量遗传学。对于选作种用的肉鸡,通常饱饲高营养浓度的日粮,以充分发挥其利用蛋白质和代谢能的最大潜力,从而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并高效转化饲料。在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如健康、代谢疾病(胫骨软骨发育异常、腹水症等)和繁殖后,性能最好的个体用于繁衍后代。大多数肉鸡品系是在饲喂高蛋白和高能量日粮条件下选育的。然而,有些地区的饲料营养并不能达到这种水平,如中国、印度等国家。普遍认为,在选育时不考虑肉鸡的繁殖性能对肉用种鸡的生产性能将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是有的肉鸡品系生产性能逐渐下滑的原因。然而,相同品系的生产性能也有明显不同。生产性能的差异与管理、气候、疾病、体重、整齐度、营养和饲养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品系的情况下,管理和营养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肉鸡表现出卓越的生产性能。这也是有些育种公司在1993年拥有某一高生产性能的肉鸡品系,由于不注重推陈出新和加强管理,在1998年这些优势下降。
以鹌鹑为例,可以说明遗传和营养的关系。几年前,随机繁育的日本鹌鹑被列人选育计划用以获得体重更重的鹌鹑。对这些鹌鹑饲粗蛋白(CP)为28%的日粮28天,之后体型最大的个体用于繁育后代。两年后,选育的鹌鹑的体重显著增加,但当以NRC推荐的营养水平饲喂时,鹌鹑的性成熟期明显推迟。这一情况与肉鸡类似。肉鸡选育时饲喂的是高营养浓度的日粮,而实际生产中饲喂的却是低营养浓度的日粮。对重体重(heavy weight,HW)鹌鹑和非选择的随机繁育(random bred controI-,RBC)鹌鹑从出雏到性成熟饲喂不同CP水平的日粮后,营养和遗传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更为明显。当对RBC鹌鹑饲喂NRC推荐的CP为24%的日粮时,从出雏到性成熟需要42天。相比之下,对HW鹌鹑饲喂相同日粮时,性成熟明显推迟。然而,在选育过程中,当对HW鹌鹑饲喂CP为30%的日粮时,其性成熟推迟程度明显下降。
这一结果表明,由于选育原因,下降的繁殖性能可以通过营养途径加以矫正。研究肉用种鸡由于选育而造成繁殖障碍的方法与鹌鹑类似。
肉用种鸡的管理
近几年,对肉用种鸡从1日龄至光照刺激前这一段时间的累积营养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光照刺激从141日龄开始。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对肉用种鸡饲喂不同代谢能和CP水平的日粮后,其体重的差异不明显,但当光照刺激前的累积代谢能低于91.96MJ、累积CP低于1200g时,种鸡产蛋量降低15枚左右。这表明:无论种鸡的体重,种鸡产蛋有一个最低营养需要。另外,光照、日粮蛋白质质量和氨基酸消化率等因素也对种鸡产生一定影响,这将在以下讨论。
最近,NCSU在一份报告中指出,1988年肉用种母鸡140日龄累积代谢能117.04MJ时的平均体重为2kg。与此相Lh,1998年的数据显示,要达到2kg体重仅需要83.6MJ累积代谢能,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育种极大地提高了种鸡的饲料利用率。这意味着种鸡摄人的累积营养已接近最小值。这也可解释为什么1983年时光照刺激时间在126日龄,而目前推迟为154日龄。由于饲料利用率,饲料中代谢能和CP下降,因此种鸡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积累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