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脂肪营养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2)

发布时间:2008-11-11  来源:山东畜牧网
摘要:2.2断奶后脂肪酶的变化特点 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总脂肪酶活性很低,吃到初乳后,活性迅速增加。一周龄后达到稳定。哺乳期内仔猪脂肪酶分泌量不足,但对脂肪的消化率却很高,4周龄断奶仔猪1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

  2.2断奶后脂肪酶的变化特点

  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总脂肪酶活性很低,吃到初乳后,活性迅速增加。一周龄后达到稳定。哺乳期内仔猪脂肪酶分泌量不足,但对脂肪的消化率却很高,4周龄断奶仔猪1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的1/3左右。经过2周后,除胰脂肪酶活性仍未明显恢复外,其他酶活性已恢复,甚至超过断奶前水平(Lindemann等,1986)。Cera等(1998)发现在未断奶仔猪0-5周龄期间肠道中脂肪酶活性几乎逐周成倍增长,但3-5周龄断奶后,其活性不增长,经1一2周后恢复增长。国内张振斌等(1999)对14日龄仔猪断奶后脂肪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表明,断奶后胰脂肪酶活性不断下降,而空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变化较平稳。第6天开始升高,至第9天比断奶前增长44,而哺乳组至第9天则比最初增长了20倍。这些试验结果在理论上均支持了仔猪断奶后1-2周日粮添加脂肪没有效果,而3-4周则可改善仔猪生产性能的结论。

  3影响仔猪日粮脂肪消化吸收的外源性因素

  3.l不同的脂肪来源

  来源不同的脂肪,仔猪消化吸收的效果差异很大。试验表明,各种脂肪消化率大小依次为椰子油、豆油、玉米油井油(Cera等,1989;Jones,1992;陈匡辉等,1997),对于单一的油脂与混合油脂,认为后者优于前者(李德发等,1990)。这种差异实质上是由于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和脂肪酸饱和度木同而造成的。

  3.1.l脂肪酸碳链的长度

  Braude等(1973)发现脂肪酸的吸收速度与碳链长度呈负相关,碳链越短越易消化吸收。Chiang等(1990)认为中短链脂肪酸比长链脂肪酸易吸收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短链脂肪酸酯化率低,大部分可以直接吸收,不必经过脂肪酶的降解,而长链脂肪酸必须经过酯解作用,形成脂肪微粒后才能被吸收;二是中短链脂肪酸是通过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而长链脂肪酸必须在吸收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酯才能经淋巴系统进人血液循环转运。因此,中短链脂肪酸在利用效率、利用速度上都显著高于长链脂肪酸。

  3.1.2脂肪酸的饱和度

  Freman等早在1963年就已确定,一般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易消化吸收(椰子油例外),二者呈明显的线性关系。Stably等(1984)认为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整个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U)和饱和脂肪酸(S)的比率,仔猪对脂肪的消化率与U/S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仔猪对植物油的利用能力一般高于动物性油脂,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后者高,而对椰子油来讲,虽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因脂肪酸碳链较短,故易被消化吸收。Powles等(1994)认为U/S为5.71对,仔猪对脂肪的消化能值最高。

  3.2铜的添加

  Dove等(1995)报道,在日粮中同时添加铜和脂肪比单独添加二者之一效果要好,认为Cu水平和脂肪水平对日增重(P<0.01)、料肉比(P<0.01)和采食量(P<0.01)存在显著互作,同时添加5%脂肪和250mg/kg铜与单独添加15mg/kg、250mg/kg铜比较,前者显著提高了生长速度(P<0.05)、饲料效率(P<0.05)和采食量(P<0.01),但添加5见脂肪和15mg/kg铜得到的结果相反。Haydon(1992)和孙素玲等(1996)亦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说明铜与脂肪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在含有250mg/kg铜的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脂肪表现消化率从60.8%上升到85.1%(Dove,1995),Luo(1996)也得到了铜可提高脂肪表观消化率的结果。

  目前,认为铜影响脂肪利用效果的作用机理有以下3个方面:一、铜可作为某些消化酶的激活剂,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日粮中添加25mg/kg铜显著提高小肠中脂肪酶和磷脂酶A的活性,促进脂肪吸收(Luo,1996;Dove,1996);二、铜的抑菌作用。铜可降低胃液pH值,抑制胃内病原菌的繁殖,提高胃肠消化吸收能力;三、铜可促进卵磷脂的合成。磷脂是脂肪酸吸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而铜是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组成部分,能促进磷脂的形成,铜缺乏时,磷脂的合成受到损害,影响脂肪的吸收利用。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