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50多年来最大的暴风雪灾害袭击,持续冰冻雨雪天气,给畜牧养殖业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同时也严重影响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现就湖北省主要畜禽的雪灾应急措施提出如下建议。
一、牲猪
猪的最佳生长温度(猪舍内的环境温度)为10-250C,低于5℃或高于30℃,猪的生长受到影响,高于35℃或低于-5℃,猪就几乎停止增长而只能处以维持生长状态。冬季来临,外界气候有了巨大的变化,寒冷的天气,会给猪带来严重的冷应激,如果不加强管理,会使其减慢生长速度或患病,因此冬季养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提高养殖效益。
(一)大风雪灾害季节养猪饲养管理要点
1.提高猪舍温度,注意防寒保暖提高猪舍温度,防寒保暖是冬季养猪十分重要的一环。
提高猪舍温度的办法很多,但简便、经济、实用的办法有四种。一是开放式猪舍覆盖塑膜。最好是覆盖双层塑膜,这种办法适宜肥猪舍和非哺乳母猪舍。二是封闭式养猪车间实行锅炉式暖气供热。三是开放式猪舍暖气供热加塑膜覆盖。四是暖气供热加电热器,适宜于哺乳母猪舍。此外,对初生子猪,应使用供暖设备,保持产房温度在22℃-25℃,同时,也应选用子猪电热板、红外线灯泡等加热设备为子猪保育箱提供热源(保育箱温度应保持在33℃-35℃)。但是,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以煤炭做为燃料的供暖设备时,应注意煤炭燃烧是否充分,烟道是否通畅,避免猪群一氧化碳中毒。
2.保持舍内卫生、干燥、空气新鲜。
在保持温度的前提下,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湿度,尽可能少用水冲洗栏舍;勤打扫舍内粪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最大限度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加强垫料管理,垫料要勤起勤垫,潮湿和臭气大时要及时更换。
3.密闭猪舍,防止“穿堂风”和“贼风”。
对猪舍窗户进行密封,尽可能少打开猪舍门,有条件的对猪舍进行吊顶,防止冷空气进入猪舍。
4.合理饲喂,加强营养。
按照不同阶段猪只的营养需求,提供相应阶段的营养完善的高品质全价配合饲料;改善饲喂方式,促进猪群对日粮的消化和吸收,采用温热水拌料饲喂,并应在晚间增喂一顿夜食为增进食欲;要多饲喂一些青绿饲料,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减少应激因素。注重饲料的保管,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引起猪只中毒或使妊娠母猪流产。做好猪仔的补铁、补硒、补水、开食补料和断乳仔猪的饲料工作。
5.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大时,每头猪的占地面积缩小,躺卧时可互相体贴取暖。同时,猪饲养密度大时它们的身体散热量也加大,这样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
6.搞好猪场周围环境卫生。
定期进行消毒,杀灭环境中病原体。针对患病猪,要在搞好保温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对症治疗。
(二)雪灾气候下猪疫病防控重点
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猪的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仔猪水肿病、仔猪白痢等很容易发生,应牢固树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勤观察,及时发现病猪,及时处理疫情。
1.加强猪口蹄疫的防控应用高效疫苗,按制定的免疫程序及时有效的免疫每一头猪。
2.重点加强猪呼吸系统疾病和猪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
呼吸系统疾病:有感冒、流感、气喘病、肺疫等,主要表现呼吸系统征候群的疾病,是冬季养猪业关注的焦点。这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是: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液增多。预防重在减少寒冷刺激,治疗重在治本而不在于平喘。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等,主要表现消化系统征候群的疾病,在冬季非常多见。这类疾病的主要表现是下痢,颜色多样,混杂物较多,消瘦严重。普通腹泻治疗时应该标本兼治,传染性腹泻应以预防为主。
二、家禽
(一)低温的影响
1.低温对家禽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影响。
对供水的影响是低温造成的范围最广的不利影响之一。今年出现的50多年一遇的少见的持续冰冻雨雪天气,导致很多水管冻结或破裂,家禽养殖场的水管也不例外,使家禽场几度停水,没有饮水,势必影响家禽对饲料的采食,继而影响家禽生产性能的发挥。水管不能供应饮水,只能通过人工提水来供给饮水,加大了人力投入。另外,由于大雪积压,供电设施被压垮,影响供电。有的禽舍屋顶被压塌。这对家禽的安全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2.低温对家禽生长发育、生殖与产蛋的影响
低温对家禽的生长、产蛋和饲料利用不利。低温时,鸡缩成一团并聚堆以减少散热,同时肌肉颤抖产热,采禽量增加,代谢率提高,产热量增加,家禽饲料利用率下降;温度变化影响动物的性活动,低温延长公鸡精子生成的时间,还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家禽产蛋的适宜温度为13-23℃,一般认为持续在7℃以下对产蛋量和饲料利用率有不良影响,冰冻雨雪天气,气温在零度以下,还会冻破禽蛋及冻死种用蛋。
3.低温对家禽健康的影响
冷应激可使机体的抵抗力减弱,从而使一些非病原性微生物引起疾病。冷应激可引起家禽胃肠炎、下痢、冻伤、支气管炎、肺炎、肾炎等,使小鸡对沙门氏杆菌的抗病力下降,雏禽容易发生消化不良,低温较有利于禽流感、新城疫病毒的存活,增加家禽感染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的几率。家禽冬季舍饲期间拥挤,易使气源传播的呼吸道病暴发流行,天气寒冷家禽必须增加采食量以维持热平衡,如果饲料供应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冷应激会降低雏禽获得抗体的能力,降低血清中初乳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低温还会冻伤鸡冠。
4.低温对家禽孵化的影响
家禽种蛋孵化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是其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一般认为鸡的适宜孵化温度在37.8±0.3℃。超低温使家禽胚胎发育迟缓,延长孵化期,低温造成种蛋的死精率上升,超低温造成孵化率显著下降,而且胚龄越大受到影响越大。与正常孵化水平相比,受低温影响,孵化出的雏鸡质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死胎数增加,而且呈现胚龄越大的胚胎受影响越严重,温度太低、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是致命的。无论是孵化前期的种蛋,还是孵化后期的种蛋,超低温都会造成孵化出的雏鸡弱。表现为绒毛短,有黏着物附着在绒毛上,雏鸡站立不稳,脐带吸收不良等症状。在饲养过程中,表现为活动性差,需要人工辅助开饮和开食,死亡率高。
(二)应对措施
1.防寒保暖
此次雪灾中,部分禽舍屋顶被压塌,供电设施被大雪压垮,影响供电,要紧急联系电力部门进行维修,同时组织对畜禽栏舍及设施进行全面检修,进行加固处置,对畜舍的窗户用玻璃或薄膜封闭,阻挡寒气的浸入。检查墙壁是否有裂缝和小洞,防止“贼风”的侵袭而致使家畜发病。应经常检修圈舍,做到顶不漏雨雪、四壁无缝隙。有条件的可通过设置天棚、挂门帘、设挡风障、建塑料暖棚等措施来提高畜禽圈舍的防寒保温性能。
2.精心饲养
水管不能供应饮水,要加大人力投入,通过人工提水来供给饮水喂饲。同时要尽量备足饲料,适当补充精饲料。由于气温低,畜禽体内热量和营养消耗增加,采食量也会增加,因此应提高营养标准,加喂一些玉米、谷物、麦类等含能量高、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饲料种类要尽可能多样化,促使畜禽壮体增膘,提高疾病抵抗力。
3.搞好卫生,防治疫病
应做到圈舍常清扫、垫草勤更换,污水、粪便及时除净,减少舍内用水量。清除的垫草、粪便应及时运出畜舍,定点或在化粪池内堆积,以保持圈舍有清洁卫生、空气新鲜、干燥舒适的良好环境。粪便应定点在化粪池内堆积,用生物发酵法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圈舍清洁卫生和干燥舒适的环境,防治疫病发生。要搞好环境卫生。畜禽舍要勤清扫,垫草要经常更换。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当的通风换气。
三、牛羊
冬季气候寒冷,牧草普遍比较缺乏,干草秸秆等粗饲料营养价值也比较低,如果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会使牛羊掉膘消瘦,机体抵抗力降低,尤其遇到连续降雪等恶劣天气时,很容易引发疾病和死亡。针对当前的天气情况,结合冬季的气候和饲料特点,宜采取以下措施,使牛羊安全越冻,为来年的生产打下基础。
1.修固栏圈,减少散热
寒冷会促进牛羊的体热散发,增加热能消耗,在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必然会动用存储的肌肉和脂肪,这样就会使牛羊逐渐掉膘消瘦。所以一定要修固栏圈,门窗能关严实、不漏贼风、给牛羊有个避寒之所。必要时可适当添加垫草,增强保暖效果。早晚气温低时关在圈舍里,晚上关好门窗,中午适当放出活动,并进行通风换气。每天及时打扫,保持栏圈清洁卫生。羊舍最好修建为楼式或羊床式,这样粪尿可以漏到下层,使羊床干燥清洁,同时也便于清理粪尿。由于寒冷时的高湿度会促进体热的散发,因此要降低圈舍湿度,尽量减少地面冲洗。
2.改变饲养方式,减少运动消耗
运动和游走会增加机体的消耗、在长距离放牧时,牛羊的营养需要会增加30%左右,同时大雪天气也无法放牧,因此要采取圈养的饲喂方式,每天有2小时左右的活动量即可。粗料少喂勤加,自由采食,精料定量饲喂,让牛羊吃饱吃好。
3.粗料的供应
牛羊冬季主要靠干草等粗饲料填饱肚子,常用的粗饲料有干草和农作物秸秆。千草的营养价值高于秸秆,用种植的优质牧草或野青草都可以。秸秆最好选择黄豆秆、绿豆秆、花生秆等,红薯藤、玉米秸秆、麦秸等也可以。储备不多的可以用稻草,但要控制稻草的饲喂量,因为稻草的营养价值很低,而且还不易消化。
4.精料的供应精料的营养价值高、易消化,是牛羊饲料的必要补充。精料主要有籽实类(玉米、大麦、黄豆等)、饼粕类(豆饼、豆粕、菜籽饼、棉饼等)和糠麸类(米糠、麸皮等),根据当地资源情况,选择几种精料原料,按一定比例粉碎加工成混合精料。其中还可添加食盐、石粉、磷酸氢钙等矿物质。
5.精心饲养管理舍饲型的日喂3-4次,保证牛羊吃饱,青料和粗料放在草架上,秸秆最好铡短,减少浪费,精料用料槽或盆子盛装;放牧型的在收牧后要适当补喂粗料和精料。避免饲喂霜冻草和霉烂饲草。粗料多喂些,以吃饱不剩为宜,精料控制喂量,一般成年牛2kg、犊牛1kg、成年羊0.3kg、羔羊0.2kg。怀孕的牛羊要适当增加营养。按时饮水,饮水要清洁新鲜,不喂冰水,最好喂温水。食盐喂量为牛40g/日,羊8g/日,可混合在精料中,也可化在饮水中。
摘自:2008.02.05.03版《湖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