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动保行业现状
1.生产企业众多,产能过剩
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GMP认证之初,曾有专家预测,到2006年年底GMP大限之时,我国GMP生产企业将由2600多家缩减到700家,这也正是国家实施兽药GMP的一个初衷。
但实际情况却是,截至到2007年8月2日,全国已通过兽药GMP的生产企业共计1380家左右,且仍有200家企业呈在建或通过之势。
而截至到目前,国家农业部实际发放兽药GMP证书1805张,其中:山东为294张,河北149张,江苏148张,河南143张,四川135张,上述五省分列前五位。
由于绝大部分厂家是近3年内在建或完成GMP改造的,其设计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能力,因此,近2年,生产厂家开工不足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再加上大的疫病对养殖进而对兽药行业的影响,一些企业处于半开工半停工状态。
2.产品同质化、研发能力不足
目前,除极个别兽药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研发能力都比较弱甚至没有研发能力,其开发的产品都来源于中国兽药典。
据统计,自2006年至今,国家农业部共公布54家企业的72个国家级新兽药(包括生物制品,其中三类新兽药54个),而市场上实际销售的产品品种约有十余万个,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仿制产品。
3.营销同质化、创新能力低
目前在国内兽药行业尤其是禽药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营销模式是自2001年开始的以“业务 技术”为主的营销模式,也被称为“技术营销模式”。
此模式为推动兽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没有行业壁垒,很快就被全行业效仿,使兽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几乎惊人的一致。
近几年来,有部分兽药企业尝试过一些新的营销模式,如“深度营销”、“直营”等,但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还没有一种新的模式可以逾越或者替代原有的技术营销。
4.市场不规范,竞争无序化
典型表现在,各企业之间的无序化竞争、假冒伪劣产品的屡禁不止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三个方面,其直接结果是导致生产规范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升反降,由于生产成品较高,无法和一些不规范的企业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相比,结果在市场上反而处于竞争劣势。
5.处于规范过渡期,行政政策出台频繁
近几年来,农业部先后出台了许多规范生产及市场的法规及管理条例,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为多方面,但有两个原因不容忽视,一是个别政策在出台时不够严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甚至极个别政策相互矛盾。二是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在执行政策时不到位,规范的企业其发展反而受到抑制,于是就出现了市场混乱的局面。
6.营销公司迅速发展,局部地区呈失控态势
兽药生产企业主导的营销公司从2000年开始,在兽药市场出现,之后一直处于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在2005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一度停滞不前,但从2006年开始又恢复发展,特别是2007年,营销公司迅猛发展。
应该说,营销公司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擅长生产的企业搞生产,擅长营销的企业搞营销,是社会分工、行业进步的体现,是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
问题是,有近90%的营销公司没有注册,许多营销公司并没有长久的打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赚一点算一点,甚至个别公司公然造假,让营销公司几乎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二、2008年动保行业形势预测
(一)影响2008年动保行业的主要因素
1.宏观经济形势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健康、持续、高速增长。根据相关报道,2008年我国GDP增速尽管会有所放缓,但增幅仍在9%~10%之间。GDP增幅维持在9%~10%会使得宏观经济走势总体良好。
2008年也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年,围绕着奥运会的举办,也会带动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