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大豆价格拉升,导致进口成本也迅速攀升,近一周以来,以张家港为例,12月船期的进口大豆成本从4006元/吨上涨至4080元/吨左右,涨幅约为1.8%。但是同期无论是现货压榨利润还是期货压榨利润,都居高不下,这其中贡献度主要来自于豆粕,以期货为例,一周以来豆粕期货主力1405价格价格上涨了77个点位,涨幅约为2.4%左右。同时现货市场价格也是大幅拉升,尽管由于全球大豆总体供应宽松以及未来中国供应充足而导致市场情绪较为谨慎,高位成交略显平淡,但是低价成交旺盛。
而豆粕成交旺盛的主要需求来源于生猪在节前的最后旺季需求,到目前时间,居民多数开始准备年节食品,包括各种生鲜制品、卤制品、以及南方地区对猪肉需求量较大的灌肠食品。这些需求成为刺激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近半个多月以来,全国生猪批发均价从15.55元上涨到15.66元,白条肉价格也从20.49元上涨到20.55元。猪肉价格的上涨令养殖户在最后阶段为存栏增肥育膘,使得近期豆粕需求持续旺盛,因此尽管近期港口大豆大量到港且开机率较高下导致油粕供应增加,但是豆粕全国平均库存仍旧保持偏低水平,其中华北地区库存0.7万吨,山东地区库存2.4万吨,江浙地区库存19.8万吨,福建地区库存为零,广东地区库存2.4万吨,广西地区库存2.3万吨。整体略高于上周水平,但是仍旧大幅低于年度均值。
中后期基本面分析: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认为豆粕现货市场的供应紧张问题会得到缓和,首先目前来看11月大豆到港量预计为645万吨,大幅高于10月份到港量,同时预计12月到港也会达到600万吨以上。按照目前的压榨利润来看,国内豆粕的产量仍旧能够达到日均18万吨以上。但是已经进入12月份,由于前期油厂豆粕销售多以远期合同为主,尤其12月合同量较大,同时到12月1月以后豆粕将正式步入消费淡季,下游需求减少,届时饲料厂及贸易商仅依靠执
行手中的合同以及随买随销即可保证基本需求。而占据价格优势的远期合约价格却缺乏需求的支撑,预计难以依靠高企的基差来实现真正的价格回升。 此外,技术图形来看豆粕主力1405合约在3300一线反复调整后最终站稳该关键区间,并且价格向前高靠拢的过程中,持仓以及成交量均表现稳定,同时主力多单持仓稳定,相对空头更加集中,占据短线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