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大豆新闻 > 洋大豆致黑龙江九成豆企停产:中国大豆将消亡(2)

洋大豆致黑龙江九成豆企停产:中国大豆将消亡(2)

发布时间:2013-11-01  来源:新农网
摘要:长此以往中国大豆将消亡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进口大豆定价权掌握在跨国粮商手中,他们在中国建厂,把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利润转换的链条,一旦中国油脂企业被全部挤垮或兼并,跨国粮商将彻底主导中国大豆产业话语权,依

  长此以往中国大豆将消亡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进口大豆定价权掌握在跨国粮商手中,他们在中国建厂,把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利润转换的链条,一旦中国油脂企业被全部挤垮或兼并,跨国粮商将彻底主导中国大豆产业话语权,依靠垄断优势在中国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如果任由转基因大豆进口,我国4000万大豆种植者和上百万工人将失业。

  潘文华指出,更主要的是,“当转基因大豆100%地占领了中国市场,我国大豆产业消亡后,进口大豆还会这么便宜吗?”

  事实上,我国大豆产业不仅涉及种植业、加工业,还包括收储、畜牧业、饲料业等行业,在国家食品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潘文华认为,在国内刚性需求的背景下,如果大豆产业消亡,完全依赖进口大豆,我国粮油、饲料、畜禽、水产养殖业将面临全面威胁,对农副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豆企感言

  坚守,为了中国的大豆产业

  “我们之所以亏损还收购、加工非转基因大豆,除了保障企业2000多员工的生存外,更重要的是想为保护中国的大豆产业作一点贡献。由于集团在沿海地区建有分公司,每年都是依靠这些分公司加工的转基因大豆盈利,来弥补在黑龙江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亏损。”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杨宝龙

  “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成本高,但国内对转基因大豆制品标识管理不到位,加之宣传引导不够,消费者对非转基因大豆制品优势认识不足,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优势没体现出来,所以企业加工一吨亏一吨,加工越多亏损越多。”

  ——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艾涛

  ■延伸阅读

  如何破解中国大豆困局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要破解中国大豆困局,首先国家应支持黑龙江省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的方案。

  第二,创新中国大豆发展的新体制,建立现代化市场化的产业链,建立种植者、加工者的利益攸关区,通过优良品种、良好的栽培技术来保证原料的品质,用高品质的原料来保证加工企业的品牌,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品。

  第三,国家要给企业扶持。现在大豆生产在高寒区,农田基础设施差,加强高寒地区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建设高产、稳产大豆农田。

  建立适应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对接的仓储、物流体系。

  中国大豆应该国际化,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已经跟世界负责任大国的大豆研究会制定了负责任的大豆标准,加入这个标准为全世界提供优质的安全的非转基因大豆产品。

  最后,国家应该理直气壮利用WTO的原则,对外国倾销、补贴等危害中国大豆产业的行为及时提出控诉,任其蔓延,中国大豆产业将被葬送。至于财政补贴,收储价格是多少,这是国内农产品之间的平衡问题,不能用解决国内问题的办法对待国际问题,国家财政不能承担国外转嫁的负担。

  ■新闻链接

  已批准进口8种转基因大豆

  我国进口大豆从1995年开始,当年进口29万吨,1996年进口111万吨,基本为非转基因大豆。美国从1996年开始批准种植转基因大豆,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始于1997年,当年进口大豆288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237万吨,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其余从巴西进口。2003年突破了千万吨大关,达到1100万吨。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大豆又不能满足需要,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进口大豆分别为4255万吨、5480万吨、5183万吨、5838万吨。从1997年至今,我国一共已批准8种转基因大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