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11点钟,潼南县新胜镇盘山村的罗盘山顶上,66岁的谭昌明与老伴冒雨在挖姜,足有30余公分长、比巴掌还宽的白生生的子姜,逗得人流口水。
可谭昌明却高兴不起来,“再隔些年生,没了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婆,这祖辈种了上千年的罗盘山生姜就真要绝种了哟!”
3个小山村有两个国家地理标志特色产品
盘山村坐落在罗盘山上,泥夹沙的土壤,加上特殊的气候,使山上出产了目前全国唯一的无筋生姜。这没有筋的姜,色泽洁白、香脆可口,种植历史已有上千年。2011年,罗盘山生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我家祖祖辈辈都种姜,我从10多岁开始种,已在这山上种了50年姜了。”谭昌明说,这山上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是“种姜人”出身。10年前,盘山村600多户村民就种有上千亩的姜。
“当时姜的量大,我还专门收购,用车把子姜贩销到重庆、四川的泸州、绵阳等地。”村委会文书黄乘龙说,那些年,罗盘山生姜可出名了,山上的人靠种姜,日子过得不比山下的人差。
与盘山村相邻的,是石桥村和钟峰村,在这3个小山村里,还有一个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罗盘山黑猪。
罗盘山黑猪没有经过杂交,在这一区域里,一代一代地自然繁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不喂混合饲料,全喂粮食,要养一年的时间,才长到200斤左右。因此,其肉香味独特。去年8月,罗盘山黑猪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生姜收购量逐年减少,黑猪出栏数下滑明显
可如今,新胜镇这三个小山村里的这两个国家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都陷入了尴尬。
9月是罗盘山生姜收获的季节,可记者在罗盘山上转了一圈,已见不到多少地里有姜了。
“今年,全村只有60余户村民种姜,总面积也就200多亩。”村文书黄乘龙说,现还在家里种姜的人,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婆了。
盘山农业有限公司是收购销售生姜的龙头企业,公司经理龚先锋说,去年在盘山村收购的姜有3000余吨,今年只有700多吨,收购量在逐年减少。
罗盘山黑猪也不乐观。新胜镇党委书记胡广建介绍,镇里农业服务部门对黑猪从小猪开始,就一家一户建了档案。今年,最多也就能出栏1000头左右,数量也下滑明显。
如果照此下去,罗盘山生姜和罗盘山黑猪这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都将走向“绝种”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