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湖北农村养猪场的革命 不进圈几乎闻不到臭味

湖北农村养猪场的革命 不进圈几乎闻不到臭味

发布时间:2013-06-28  来源:新农网
摘要:农村散户养猪不仅是脏活,且对农村环境影响较大,是主要的面源污染源之一。记者日前到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采访发现,这里的农民养猪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不再是又脏又臭,且粪污得到了利用。 农民陈乐新当了一辈子的猪倌,他说:过去猪粪猪尿搞得院子里都臭烘烘的,现在人

  农村散户养猪不仅是脏活,且对农村环境影响较大,是主要的面源污染源之一。记者日前到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采访发现,这里的农民养猪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不再是又脏又臭,且粪污得到了利用。

  农民陈乐新当了一辈子的"猪倌",他说:"过去猪粪猪尿搞得院子里都臭烘烘的,现在人不进圈就几乎闻不到臭味。"

  陈乐新家在湖北仙桃市彭场镇许湾村,他住的两层小楼东南头就是猪舍。尽管离得很近,但除了偶尔一阵风吹过带来一些"猪味儿",还真闻不到什么臭味。陈乐新告诉记者,这全归功于兽医部门前几年向农村推广养猪新模式。"用土办法结合'洋'理念,建设标准化猪舍,减少养殖污染。"陈乐新说,养猪的套路还是原来的,但是猪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记者走进他家猪舍看到,东西方向两排猪舍每排5个圈,东头有水帘,西头有4个直径约1米的风扇叶轮。"风一进来,就会把水帘的降温效果带到整个猪舍,这就是简易的通风降温设施,成本低、效果好。"

  新猪舍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对废污的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猪圈周围不再又脏又臭了。记者看到,每排猪圈后半部分有些微斜坡设计,粪污会集中到墙根处的水沟。整个猪圈的水沟相连,中间低,两头高,粪污自动集中到中间位置,流入下方的沼气池,几乎不费人工。

  养猪与沼气池的结合,则实现了粪污集中式处理,即粪污发酵成沼气、沼液、沼渣,沼气可供农户生活用电,而沼液、沼渣成了农民免费利用的有机肥料,减少农户化肥施用量,又保护了农村环境。

  陈乐新回忆说,以前养猪真是脏活儿。村里有四五户像他这样中型规模的养猪户,以前粪污都不处理,直接排在沟渠塘堰中,污染环境。日积月累猪舍周围就形成了臭水、臭地、臭院子。自从建了新猪舍之后,养猪不仅轻松了,还干净多了,养殖污染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比例还不高,农村散户养殖占绝对多数。即便是万头养猪场数量全国第一的湖北,农村散户养殖仍然占到60%以上。散户养殖对农村环境影响较大,成为农村主要的面源污染源之一。解决散户养殖污染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相当关注的问题。

  陈乐新家这种养殖模式,目前在湖北拥有近5万家,成为农村散户养殖的新趋势。湖北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红颂说,它的主要特点是,标准化的猪舍可以保障猪舍环境干净、通风、空气湿度稳定,防止了过去农村散户养殖随意排放粪污、污染农村水源等问题。

  2008年就开始以新模式养殖的陈乐新,目前每年都能出栏450头育肥猪。他计划如果今年下半年行情稳定,他再建一座这样的猪舍。"我的沼气池还'喂'不饱,再建一座刚刚好,再养几十头母猪,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