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双汇闪婚:两公司年屠猪4300万头 绕地球一圈半

双汇闪婚:两公司年屠猪4300万头 绕地球一圈半

发布时间:2013-06-25  来源:新农网
摘要:任何一个参观过史密斯菲尔德(史密斯菲尔德)位于Tar Heel的屠宰场的人都会对其惊人的运作效率心生敬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加工厂,它占地超过220个标准篮球场,超过5000名员工每天平均生产超过360万公斤猪肉。在母猪养殖场,妊娠母猪在4个月的妊娠期当中在浴缸大小的

  任何一个参观过史密斯菲尔德(史密斯菲尔德)位于Tar Heel的屠宰场的人都会对其惊人的运作效率心生敬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加工厂,它占地超过220个标准篮球场,超过5000名员工每天平均生产超过360万公斤猪肉。在母猪养殖场,妊娠母猪在4个月的妊娠期当中在浴缸大小的限位栏中饲养,它可以站立或卧下,但不能转身,目的是使其能够稳定供应重约6公斤的断奶仔猪,这一过程需要21天完成。在生产的下一阶段,机器则负责喂养小猪,使其迅速增重至125公斤,如此即可出栏。

  成年公猪从拖拉机拖车上驱赶下来,进入一片宽阔的水泥猪栏当中,这里最多可存放1.5万头猪,平均停留4小时,聚集时可形成一片粉色的海洋。生猪身上标记有精密的安全追踪系统,美国相关监管人员会不时到场监督。为了让猪死时的痛苦感降至最低,猪被一头头地引入四个二氧化碳窒息气室中,每次为7头猪。如此杀猪造成的外伤最少,猪死亡时没有应激反应,不会肌肉紧张,肉质更嫩。 随后,铁钩穿过猪蹄将猪悬挂至上方的轨道,进入一个闷热、充满血腥味的地方。猪的颈部血管被割开,血水被收集。胴体则浸入热水,然后进入串联隧道式打毛机被短棍反复刮打,用火焰烧燎,除去被毛。胴体随即进入漫长的解构生产线:头车间、肠衣车间、腌制车间等不一而足。

  车间上方有观察通道。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下方传送带绕成的迷宫,以及传送带旁挥舞刀具的工人。一批被分割的胴体被传送到各方。一条线上的工人割下里脊,另一条线上的工人则割下肋排,猪腩和猪皮亦被切割丢弃在对应的传送带上。

  没有任何人的手会触碰到猪肉。那些操作刀具的工人身穿腹部护甲和钢网手套,其余的人穿着齐膝的塑料外套,头戴安全头盔及耳罩,发网遮住部分面部,双手则包裹着塑胶手套。车间里充斥着传送带发出的“嗒嗒”轰隆声,以及叉车挪动重物发出的“哔哗”声。所有部位都会得到彻底利用——猪血卖给化妆品公司,肠体、胰脏和垂体腺可作药用,不吃的部位则成为狗粮。

  全球最大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史密斯菲尔德 Foods Inc.)董事长约瑟夫·W·卢特尔三世(Joseph W. Luter III)则是这家工厂的主人。卢特尔三世所制造的壮观的场景曾令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感慨万分。早在七八年前,万隆就曾亲自拜访过卢特尔三世——后者被万隆称为“老卢”。“我和老卢关系很好,去过他两个家。一个在弗吉尼亚州,另一个在纽约的公寓。他对我很了解,不了解这个事也不会这么顺利。”万隆对我说。这时天色有些微暗,天空正下着雷阵雨。长长的办工桌把万隆围在中间,桌上放着毛巾和手表,一杯白开水和一杯淡的看不出颜色的淡茶。万隆在那张白纸上写写画画。一分钟后,万隆摘下老花眼镜开口说,“我们开始吧。我哪个地方说的不清楚,咱们两个可以讨论。”我面对面坐在距离万隆足有5米的长沙发中央。73岁的万隆右边额头下方的老年斑尤为明显,头发稀疏,头顶已经整个露了出来。

  眼下正是万隆时刻。然而,采访他却并非易事。采访最初安排在6月4日下午三点半。不过在当天早上,我却接到双汇方面匆忙打来的电话。对方告知我:“你可以买回家的车票了。”变故的缘由是,来自美国的律师团队警告称如果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持续下去,他们将难以控制一些风险,而这可能导致收购案最终失败。

  我为这场毫无征兆的爽约而愤懑异常——从北京匆忙赶来的两位摄影师正背着与自己身高大小相当的器材包赶赴漯河,此刻他们正在火车上。我只好在双汇总部大楼内面红耳赤地争辩,发泄着不满。中午的时候,我从九楼窗户窥见到一个中等身材穿着干净衬衫正在围绕花坛散步的秃顶老头——他正是万隆,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屠夫。

  事实上,万隆被“人为”地隔绝在一个媒体无法触碰的禁区里。这个时候想为他拍张散步时的照片已是难事。两位摄影师肩扛着笨重的器材包狂奔至楼下。站在远处刚刚按下几次快门便被门卫阻止。经验丰富的门卫恰如其分的卡在镜头与万隆之间,摄影师拍下的照片上只有门卫紧张愤怒的表情。

  随后数日我只能绝望地打打电话,在酒店里等待奇迹的发生。酒店周围均是低矮破败的居民区、杂货店及农贸市场,由这里走上几个街区,有一条名为叫牛行街的街道。80年前,这条不足一公里的马路两侧密布着140多家牛行和肉铺,正是它造就了这座贫穷小城少有的短暂繁荣。万隆则接踵而至开创了冷鲜肉和冷鲜肉专卖店模式,并将工业文明的标准化引入了中国屠宰业——大到技术的更新,小到车间工人如何清洗指甲等。作为漯河经济命脉的主宰者,万隆为这座城市贡献了40%的税收,其肉类出口占全省的97%,占整个中国的25%。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8点整。我从带着烟尘味、燥热的空气中醒来,电话频频响起。对方是一个讲着河南话的老头,语速很慢地说:“我是万隆,下午五点你过来。” 见面时,我向他抱怨起屡屡被拒的经历,万隆则宽慰我说:“我喜欢会坚持的人。”他对下属的做法提出批评,理由是 “既然都来了,为什么不见见?”

  背后

  十年前,你很难想象双汇会成为史密斯菲尔德的买主。2002年,双汇集团营业收入仅为后者的八分之一左右。10年后,其规模比已缩至约二分之一。过去十年,中国对外并购最热门的行业是能源和电力,占41%的市场份额,而消费品行业仅占4%的市场份额。普华永道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中国公司的跨境并购活动增加了五倍,2012年并购额达到了650亿美元。现在双汇正迎头赶上。

  对于万隆来说,通过收购,双汇不仅获得了一个美国企业、美国品牌,而且还获得其技术和管理。“软实力上的价值可能更大。”万隆说。垂直收购美国品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宣传时可以打出美国猪肉更安全的广告。在此之前,他已如法炮制将美式屠宰线完全平移至国内,但有些东西,万隆仍无法拷贝。在中国,迥异于史密斯菲尔德全产业链的做法,从饲料到种猪,万隆均需依赖他人。

  获益于美国猪粮价格低,育种优良使得单位成本增重高,史密斯菲尔德养殖规模达到1700万头,这和双汇截然不同,2012年,其出栏生猪仅有31万头,余下生猪大多来自收购。在美国,每头母猪平均可年产22头仔猪或者更多。而在中国,品种优良的母猪平均年产仔猪仅14头,比美国少了将近40%。如果中国的母猪种猪达到美国的水平——一年上市24头猪,那么中国每年可以少养1000万头母猪,可节约成本至少两千亿元以上。除此之外,还有饲养成本差异。史密斯菲尔德的养猪成本为每千克1.37美元,而在中国这一数字高达2.1美元以上。

  万隆正默默拉平鸿沟。1999年,美国已有近60%的生猪是通过多年长期合同和纵向整合方式进行生产的,合同制生产是美国猪肉加工业的主流。与数十年前的美国类似,在中国,生猪屠宰加工业规模扩大的趋势亦很明显。养殖企业与加工企业签订长期合同的方式将取代了原来的公开市场交易。

  在农牧业的亚洲模式中,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均采用合作社模式,中国则采用公司加农户模式,由于分散养殖,质量控制即成难题。“国内来讲,从南到北,很难找到一片净土。除非到大西北那边去,可能可以,其它地方基本上很难——中国的养殖环境非常恶劣,疫情严重。国内有蓝耳病、口蹄疫、五号病和猪瘟,这些在美国都是没有的。” 唐人神集团美神种猪营销服务中心主管龙向阳对《环球企业家》说。

  史密斯菲尔德却规避了这一切。它拥有令双汇艳羡的集约化养殖模式、食品安全管理及环保措施;拥有行业领先的食品安全系统,全部主要设备均通过全球食品安全倡议认证;拥有供应链控制能力和世界级的生物安全系统与科学记录;拥有完善的产品追踪能力,产品源信息可回溯至养猪场。它生产的猪肉在美国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万隆希望双汇的管理水平亦能如此。他在内部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行业是个微利行业,要在刀尖上要效益。”为了监督猪肉质量,他的手机里每天都收到各地工厂发来的猪肉检测报告,以生猪检测为例,双汇的标准共分ABCD四个级别进行检测,用于检测的仪器花费不菲。

  除此之外,万隆每年均前往美国学习。对于随行者而言,这是一个苦差事,其固定行程即为“三场(厂)”,即屠宰场、养殖场、加工厂。史密斯菲尔德亦是他必去的一站。万隆曾对以下细节津津乐道——史密斯菲尔德的所有员工共计使用32种语言,仅饭厅张贴的通知就有8种语言的版本;一个年出栏两万头猪的养殖场,它只有两个员工。”

  史密斯菲尔德所拥有的“种猪-商品猪-饲料-屠宰-深加工-品牌猪肉”等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正是万隆梦寐以求的。1987年,史密斯菲尔德开始实施纵向整合战略,进入生猪养殖领域。十年后,整合才初见成效——猪肉加工和生猪养殖的结合保障了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利润受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大大减小,也为其提供了稳定的盈利和现金流。2005年至今,生猪养殖业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贡献率达到一半以上。

  中国即将步美国之后尘。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猪在中国,超过4.7亿头,但中国仍非养猪强国。其掣肘在于为数众多的农民无力解决中国生猪饲养的难题,小农经济式的饲养模式决定了成本高而收益低,无法实行严格的标准化流程,亦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分之一的养猪场仍属小规模,且供应链缺乏投资。从长远来看,生猪产业链将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除了在养殖环节从分散养殖到规模化养殖的横向整合、屠宰加工环节从分散到集中的整合之外,整个生猪产业链条上的垂直一体化重组亦在推进之中。

  这是一项一本万利的生意。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双汇已计划今年将产能增加50%。过去十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猪肉增加了十倍,史密斯菲尔德约25%的猪肉亦出口到中国。从长远来看,双汇可复制史密斯菲尔德养猪和屠宰加工的技术,未来只需向中国出口更多成本更低的猪即可获利。与此同时,美国生猪价格却持续低迷,几乎只有中国的一半,且饲料成本不断增加,猪商不得不将向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国增加出口作为最主要的利润来源。针对中国对瘦肉精的禁令,史密斯菲尔德已决定将在一半养猪场推行无瘦肉精化,大幅增加对华出口的战略设想已十分明确。

  在万隆看来,考虑到双汇的战略和成本收益,并购极具吸引力。但在批评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溢价收购。万隆正以前所未有的高价吞下这块肥肉——双汇每股34美元的报价较之于5月29号当天史密斯菲尔德的股价溢价31%,相当于后者预期盈利的17倍(其3年平均市盈率不到10倍)。如此,双汇将耗资高达约71亿美元,其中支付现金47亿美元,并承担其债务约24亿美元。这是一个大胆的下注——双汇的猪肉产量仅仅是史密斯菲尔德的二分之一,利润仅仅比史密斯菲尔德多30%。若无意外,双汇将背上重债。

  “美国的基准利率水平非常低,再考虑到债券利息和股息回报,对双汇国际来说,本次融资成本并不高,”宏源证券并购私募融资部总经理洪涛对《环球企业家》说。

  美国睿阁投资顾问公司管理合伙人吴向宏亦认为“在目前金融市场下,在境外进行美元融资,比在境内通过双汇发展进行人民币融资要便宜得多。当然,双汇国际在融资时需要用资产做抵押。从常理来看,极有可能用双汇发展股份做了附属担保,即使没有这种担保,双汇发展也是双汇国际在本收购案中的一笔重要无形资产。我认为这是一起比较完美的LBO杠杆收购,双汇国际充分用活了上市公司资产。”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