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养猪网消息:“行情三年一波动,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这是生猪养殖行业存在多年的一个“周期铁律”。但是,短短一年时间,我省生猪行情就经历了一个从大跌到大涨的“过山车”行情。去年6月初,我省毛猪收购价格平均为每公斤10.58元,但到今年6月初,已经涨至每公斤16.68元的历史高位。在生猪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省统装肉平均价格也从去年6月初每公斤16.2元上涨至目前25元。
肉价的“过山车”行情
南昌市庐山南大道一家小饭馆的菜单上,红烧肉、猪脚等肉类菜的价格被老板临时涂改,红烧肉从22元涨到25元。原因很简单:最近猪肉的价格涨得太快了。
其实,经常进出菜场的市民不难理解饭店的涨价行为。6月13日,三经路菜场的瘦肉价格为每公斤32元,五花肉为28元,与半个月前相比,每公斤均上涨了4元。“现在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价。”在市场卖了6年猪肉的老板说,“连我们都不知道明天的肉价是多少。”因为,这由屠宰场出场价、生猪出栏价决定。当日,省价格鉴定监测局发布的全省监测数据:精瘦肉价格为每公斤31元,排骨为32.46元。
今年的肉价行情,让从事价格监测工作10多年的省价格鉴定监测管理局余耀明也觉得迷糊。根据他所掌握的猪肉价格规律:每年春节后的一段时间,猪肉消费量会减少,肉价也会适度回落。但是,翻开监测资料,今年的肉价却从年初开始一路上涨。从5月份至今,猪肉价格进入了加速上涨阶段,排骨从5月9日的每公斤30元,一路涨至目前的32.5元。而这仅仅是全省平均价,南昌的价格则已经达到每公斤40元。
省物价部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5月底,我省的毛猪收购价、统装肉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上涨超过五成,精瘦肉价格上涨达到38%。这种涨幅,也难怪一些餐馆的菜单价格表频频“变脸”。
又一轮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到了?
在养猪业有个“理论”:“行情三年一波动,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2008年猪价大幅上涨,2009年、2010年,猪价又经历了一个触底回升的过程。而今年猪价“淡季不淡”,甚至出现快速上涨,养殖户、市民和政府都在担心:是否一个新的生猪行情波动周期又到了?
找到今年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并不难。受去年生猪价格大跌和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小养殖户对养猪心有余悸,补栏积极性受挫,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这就导致今年生猪出栏量减少。省畜牧兽医局信息中心主任钟新福说,尽管我省的生猪存栏量基本保持平稳,但是,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市场背景下,并不能独善其身。
而养殖户的心态,也加剧了生猪价格的波动。根据钟新福的调研,去年底生猪价格低迷时,部分养殖户担心价格继续下跌,出现抛售行为,一般在250斤出栏的生猪,不到200斤就提前上市,加剧了市场供求不平衡。而近期调研发现,随着猪价上涨,一些养殖户又出现了惜售心态,存栏的生猪甚至养到280斤还舍不得卖。
此外,就是养殖成本的上升。省价格鉴定监测局今年对我省新干县、南昌县、彭泽县养猪大县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去年相比,玉米、豆粕、预混料等饲料价格全面上涨,据测算,今年每头生猪饲养费用要比去年增加245元,成本上升31.83%。
根据省价格监测部门的分析:在生猪出栏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节日对猪肉消费刺激因素的消退和夏季的到来,按照往年规律,将逐步进入猪肉消费淡季。预计在近期我省生猪市场供应基本有保障的情况下,生猪市场价格将有所下降。
现在,让各界担心的是,随着猪价的上涨,原本一些退出的养殖户又开始一拥而上,重新介入或扩大养殖规模,这可能为下一轮的价格下跌埋下了种子。不过,钟新福在部分生猪养殖大县进行了调研,发现从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以来,养殖户的数量仍在减少,这说明在这个价格上涨周期里,受制于对后期市场的担忧和资金等因素,养殖户的积极性并没有以往那么高。
破解生猪涨跌周期需要组合拳
“猪贱伤农,肉贵伤民”,一头猪同时关系着百姓餐桌和农民增收,而隔三差五出现的周期性波动成了长期困扰生猪生产发展、价格稳定以及市场供应的难题。在上一轮猪价周期性波动后,各级政府频频出招,扶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希望以此破解周期性波动。但是,摆脱周期性波动的窘境,需要的是一套“组合拳”,才能达到既能保持合理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满足市场供应的目标。
“生猪价格多年没有走出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怪圈,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生猪饲养过于分散、规模化养殖水平较低。”省价格理论研究所相关专家做了专题研究,目前生猪养殖正处在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规模化养殖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据了解,随着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这几年我省生猪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目前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养殖规模的一半,但是,也还远远达不到发挥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尽管如此,钟新福表示,这是一个方向,只有规模化才具有技术先进、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和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经出现了多家养殖规模达到几十万头的龙头企业,如正邦、温氏、国鸿等,都在推行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让势单力薄的散养户可以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此外,目前我省也出现了一些生猪养殖合作社,把分散的规模养殖户组建为一个经济实体,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贷款、统一防疫,提高规模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
省价格理论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缓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必须建立一套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增强政府调控的前瞻性,科学引导市场预期,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防止出现“多了砍、少了赶、不多不少没人管”的现象,以规避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