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将创2009年以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每隔10天对全国50个大中城市的29种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进行调查,这一价格能够及时的反映当月食品价格的走势。从50 大中城市食品价格来看,8月份同比增长相对7月份进一步扩大。与7月份相比,肉类同比多增3%,水产品和鸡蛋同比多增2.5%,这些拉动食品CPI同比达到7.7%。
食品价格的上涨也可以从商务部农产品价格监测数据得到印证。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自6月中旬以来加速上扬,累计涨幅达5%,其中8月前三周上涨幅度达到2%。与7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走势一致,肉类继续成为拉动8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
商务部食品价格指数5、6、7月同比增长分别为6.37%、5.84%、6.91%,对应当月食品CPI同比增长分别为6.1%、5.7%、6.8%,由8月份食品价格指数平均值同比增长8%,简单外推得到食品CPI同比上涨7.89%。
猪肉价格未来趋缓
2005 年以来,CPI与猪肉价格的同比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因此,判断肉类特别是猪肉价格的走势,对准确预测CPI走势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猪肉价格波动主要原因是猪肉生产时滞和适应性预期导致的“蛛网效应”。当猪肉价格上升,养猪户开始逐步增加母猪存栏,但是从喂养母猪到生猪出栏,前后有一年半的滞后,此时肉价已经开始下跌;这迫使养猪户减少母猪存栏,这又导致一年以后的猪肉价格上涨。这种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周而复始,称为“猪周期”。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周期大约为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