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猪价从5月底开始由涨转跌,至此进入了长达4个多月的震荡下滑之旅(当然,截至目前这跌势还在继续)。尤其是最近几天,国庆节以后全国猪价连创新低,全国均价正在向8元关口迈进。
由于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是持续下降的,理论上来讲,生猪供应该是越来越少的,但猪价却出乎预料地下跌了。此时节节攀升的猪肉进口量理所应当地备受关注。而近期的一则新闻,让进口肉的这个话题再次炒热了一把。
据华尔街新闻报道,美国养猪业出现了阶段性供应过剩的局面,猪价也出现了连续下跌的局面。同时新闻提到,因预期中国需求强劲,美国农户加大了生猪的供给力度,但出口需求并未如期而至。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4月和5月份时每周猪肉出口量可高达5000吨,但到了9月中旬周出口量骤降至1000吨以下。
美国猪农正在期待中国进口能够扭转颓势,而中国的养殖户们却对中国进口猪肉深恶痛绝,这可真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猪肉113.8万吨,增加1.6倍,价值147.2亿元,增长2倍。仅仅是前8个月的进口量,已经远超去年全年的进口量77.8万吨。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猪肉进口量相对于国内总猪肉产量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对国内猪市供应的增加并不多,那么对猪价也不该有那么大的影响。
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智农通APP行情宝小编想说,我们不能因为数量少而忽略其对猪价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一方面,猪肉进口数量虽不多,但容易造成养殖户对后市猪价的悲观情绪,尤其是在猪价下跌的背景下,极易形成集中出栏,越跌越卖。另一方面,猪肉进口增加或是大趋势。
虽然现在数量相对国内总产量来说并不多,但增速迅猛。2014年56.46万吨,2015年77.8万吨,2016年前8个月已经113.8万吨。
1、国内外价差高悬
欧盟、美国等这些国家的养猪业相对国内养猪业来说有着天然的价格优势,饲料原料玉米、豆粕等价格低廉,规模化程度较高、养殖水平高、成活率高,促使国内外价差高悬,趋利是市场的本能,猪肉加工企业更愿意进口猪肉来降低成本。
2、猪肉进口越来越方便
近年来,随着中国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开放肉类市场,从沿海到内陆,多省多地获批建设肉类指定口岸和查验场。而今年,这些前期获批建设的肉类指定口岸将相继完成建设,进入验收和正式启用阶段,意味着今后进口肉进入中国市场将更为快速和便捷,进一步推动国内相关企业加大进口,对国内市场和整个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大。
此前农业部提到过,猪肉大量进口不必要、不合适、不可行,或许政府后期会采取措施对猪肉进口进行限制,但目前来看,无论从市场还是政策角度,都为猪肉进口打开了方便大门。
聊这么多,行情宝小编提醒养殖户,现阶段我们要在战略上重视猪肉进口,战术上藐视它。理性面对猪肉进口的增加,不过分夸大,也不忽视。关注进口数量的变化情况,不要因数量少而忽略潜在危机,也不要因增速迅猛而影响对市场的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