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生猪饲料、环保投入成本上涨,猪肉出栏价却持续下跌,一头猪亏两百元很正常……这是珠海生猪养殖户吐槽的苦水,据悉去年全市六成以上的生猪养殖户亏损,亏损总额超过两千万。一方面生猪出栏价低迷,而另一方面市场的肉价波动却很小,这中间的价差都去了哪里?
上期记者走访了珠海生猪养殖户,了解他们的困境。本期将通过梳理猪肉从出栏到批发,再到市场零售终端的价格链条,揭开猪肉价格之谜。
生猪养殖户遭遇“寒冬”亏损严重,生猪出栏价更一度跌至4.8元/斤,只有2012年历史最高峰的一半,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生猪要亏损100-500元。可让市民纳闷的是,猪价跌得这么狠,为何菜场猪肉零售价回落却并不明显?
据记者调查,生猪出栏后,要经历生猪批发、定点屠宰、鲜肉批发等流通环节,最终才能在市场与市民见面。其中,毛猪批发环节会产生运输、损耗等费用;而屠宰环节有屠宰费、检验检疫费用;鲜肉批发环节也会产生人工、管理费用,每个环节都给猪肉零售价层层加码。而进入2015年4月份以后,生猪出栏价开始回暖,4月初为6.25元/斤左右,如今已逐渐回调到6.9元/斤。这使得原本就不弱的猪肉零售市场价格更为坚挺。继采访斗门、金鼎的生猪养殖户之后,南都记者也对毛猪批发环节、屠宰环节进行了走访,为你揭开肉价“坚挺”之谜。
肉价降低?“没感觉”
2014年和2013年相比,猪肉批发价下降超过5%,但市场的终端零售价格却还略有上涨。
每天早上7点半,家住富华广场的宋阿姨都会准时拎着菜篮子出门,她知道这个时间广富市场里的肉档刚刚开始上货,早一点去可以抢购到最靓的猪肉和猪骨,为家人炖上一锅美味的老火靓汤。
对于猪肉的零售价格,类似宋阿姨这样的“师奶”最有发言权,然而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猪价狂跌,师奶们表示“没感觉”,生猪出栏价下跌并未反映到零售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