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驯化的石蛙
石蛙养殖基地
“想不到野生石蛙能给我们村带来这样大的经济效益,以前人们连碰都不爱碰一下,更不用说进行规模化养殖了,现在却变成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抢手货”,这是红河州元阳县逢春岭乡独家村委会副主任苏发富的心声。
独家村委会是逢春岭乡辖下南部的一个高寒山区村委会,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有7个自然村,370户,总人口1675人,世居有汉族和哈尼族,国土面积8.5平方公里,最低海拔1300米,最高海拔1700米,森林覆盖率达72%。以前,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部分林下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特困村。
小石蛙大价值 穷则思变
近年来,逢春岭乡独家村委会农户结合地方实际,以开发生物资源为主,经过多年探索,把山间溪流中的野生大型食用蛙“石蛙”进行驯化繁育,现已初见成效。2012年3月成立了石蛙养殖合作社,现有社员103人。该乡还依托境内溪流众多、沟壑密布,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优势,以“政府引导,适当扶持,农户参与,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通过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养殖的方式,在吉居坡河流域,建设一个原生态石蛙驯养繁育基地示范项目,该村委会以此为契机,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引导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石蛙的人工养殖,可以对野生种群资源得到保护,保持生态平衡。石蛙喜食活饵料,农户可以利用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饲养、生产蚯蚓、蝇蛆等高蛋白饵料,这样即降低养殖成本,又处理了生活垃圾,净化农村人居环境。野生石蛙让养殖户得到了实惠,养殖户的积极性非常高。” 在石蛙养殖基地,苏发富高兴地向笔者介绍到。
据《本草纲目》《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石蛙有滋补强壮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等,产妇尤佳”。其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均非一般,具有较好的食补和美容功效。由于其特殊性,如今,餐桌上已很难见到,野生资源已快要灭绝。
该乡于2011年起开始驯化繁育石蛙,通过一年养殖、观察,已掌握了石蛙的饲养技术,驯化种蛙400余对,繁育蛙苗近万只。目前投资12万余元,建设了种蛙、蛙苗繁育基地。建有种蛙池12个,幼蛙池32个,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分期养殖的社员有5户,建有养殖池22个,饲养种蛙150对。
野石蛙助农奔“钱”途
成立经济合作社,建设一个原生态石蛙驯养繁育基地,不仅可以保护快要灭绝的野生石蛙资源,且可以带动元阳县高寒山区群众饲养,以哈尼梯田旅游为契机,以自己独有的品牌,象“三文鱼”、“甲鱼”一样充实我县高端消费市场,让群众多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食用蛙“石蛙”养殖基地正常运作后,年能繁育幼蛙20―30万只,创造经济收入30万余元,并能带动有条件的农户饲养。独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原本就是野生石蛙的生活之地,适宜石蛙饲养。近几年农户的零星驯养、探索,已掌握了饲养技术。有畜牧兽医师指导防治病害。下一步,该合作社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殖石蛙产业,建设100亩原生态商品蛙养殖池,年繁育蛙苗30万尾以上,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繁殖蛙苗25万只以上,蛙苗年产值25万元。年可生产商品蛙20万只,产值300万元。扣除工人工资、饲料成本,项目年获利200余万元。项目建成以后可带动县内海拔在1300米以上,有清洁水源的农户参与养殖,修建蛙池的成本30―50元1平方米。普通农户只要修建20―30平方米的养殖池,就能为其年创造近万元的收入,利润可达70%。
2011年该村经济总收入701万元,人均纯收入2633元。野“石蛙”真正让群众走奔上了脱贫致富的“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