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救了“索庄萝卜”
现在正是秋茬萝卜管理的关键时节,为让一村一品——“索庄萝卜”更加优质高产,日前,武清区农广校聘请了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万华推广研究员深入河西务镇索庄村就如何提高青萝卜成品率以及施用有机肥料促进产品实现无公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认真讲解,并解答了农民提出有关青萝卜的生产管理问题。 100多户萝卜种植户感到很解渴,他们对确保秋茬萝卜丰收、卖好价钱更有信心了。
刘万华推广研究员告诉记者,索庄村是武清区乃至本市重要的青萝卜生产专业村,“索庄萝卜”目前已确定为该村重点发展的农产品。《武清县志》记载索庄萝卜因种植最早、品质最优而以村名冠名。这种萝卜,外形细长略弯,与大个儿的香蕉近似,长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为基因所限,任凭肥大水勤,其产量也不会太高。1985年12月,索庄青萝卜在全国农产品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并首次向香港外销近50吨。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因产量、价格、质量退化等众多原因,最终还是使这个名特产品走向了穷途末路。为帮助该村农户大力恢复壮大“索庄萝卜”这一名品,武清区农业部门和河西务镇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农户大力发展 “一村一品”——索庄萝卜。现在除了在传统露地种植,还发展出了春拱棚、秋拱棚和冬季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年生产,成为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目前该村100多萝卜种植农户依靠种植索庄萝卜致富,每亩平均增收超过3000元,“索庄萝卜”得到振兴。
因地制宜 开辟持续增收路
本市自启动实施农业“一村一品”工程以来,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和当地优势,分别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涌现出一批诸如西青区的沙窝萝卜、武清区高村西瓜、上马台镇水产养殖等一大批“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随着“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向大户、大村集中,示范带动了周边村和各区县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产业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
武清区大黄堡乡和上马台镇的“一村一品”水产建设也处在该区前列。上马台镇王三庄村通过鲫鱼的大面积养殖促进了该村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由于生产的水产品质量好,符合无公害标准,其产品通过民间服务组织和镇水产养殖协会走出国门,成为出口创汇产品,每年产品出口创汇额超过40万美元。就此一项使从事鲫鱼养殖的专业户的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高于全区农民人均收入54%。大黄堡乡把南美白对虾和鲤鱼作为水产品主导生产品种进行发展,取得很好实效。南美白对虾需要的投入资金少,经济收入高,它已经成为该区今后水产品养殖的重点发展对象,大黄堡乡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还为其他村庄开展养殖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津南区结合“一村一品”建设,已建成辛庄镇郭庄村南美白对虾高产示范村和八里台镇八里台村观赏鱼养殖示范村,村民每亩增收超过3000元。到2011年,该区还将建立4个南美白对虾高产示范村,3个观赏鱼养殖示范村,让农民快速致富。
专家献计 破解发展瓶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不少乡村原有的基础条件差异很大,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造成了少数村庄的“一村一品”发展遭遇瓶颈。例如,一些养殖村由于没有足够资金帮扶,形成不了产业化;苗木花卉种植村,由于没有科技帮助,花卉品质受到影响,低价贱卖;一些水产养殖村受经营体制的影响,村里缺乏种植养殖统一管理,发展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由于民间水产服务组织和水产协会没有专人做水产品销售服务工作,使它们的优势没有在生产中显现出来。另外,一些水产服务组织和乡镇级的水产技术服务站科技含量不高,没有较先进的化验设备,不能适应当今水产业的发展要求,也极大影响了“一村一品”建设发展。另外, “一村一品”要求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技术标准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因为目前个别地区缺乏统一协调,使一些乡村的“一村一品”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克服这些障碍需要村民自身的艰苦奋斗,也需要区县、乡镇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武清区河西务镇索庄村不少农户反映,如果没有武清区和河西务镇大力支持,及时对萝卜进行种质提纯复壮和普及科学的种植方法,索庄萝卜根本不可能发展壮大,也许会彻底消失。“一村一品”需要资金支持,需要政策帮扶,需要科技支撑,需要销售渠道。
有关农业专家指出,近年来,一些区县曾先后组织人员到日本大分县就“一村一品”进行学习参观,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是要靠农民依据自己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开辟出自己的独家经营之道,不雷同,不模仿。现在有些村庄看见别人种啥赚钱自己就盲目跟风,结果是劳民伤财。还要靠质量取得产品销售通行证。不管是土里种的还是水里养的,一定要按标准生产,适当提高种植养殖标准,从无公害、绿色到有机,再好的农产品如果没有高等级、高标准是不会赢得市场的。要特别重视培育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组织起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一村一品”不是几户农民在种,其他农户看着,要全村农户共同参与,通过注册集体商标等手段共同生产,形成规模,做到产业化。实行集约化管理,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开展区域化大生产。鉴于普通农户还没有标准化生产经验,这就需要引进相关企业,示范带动农民用工业化管理方式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通过这些手段争创更多的“一村一品”农业名牌,扩大优质农产品知名度,让更多农户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