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可怕,有想法就要去做。
今年7月,江利斌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4年前,他揣着500元入学,立志“毕业时电脑、相机都买上,开着面包车回家”。大学4年,除了那500元,江利斌再没有花过家里的钱,不仅电脑、相机都买上了,毕业1个月后,他也开上了面包车。
25岁的江利斌现在是山西省黎城县绿翼核桃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黎城县利斌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他的家乡——黎城县西井镇北委泉村被大山环绕。靠山吃山,他准备了6年,打算带着农户把山上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野生核桃楸子树改接成有经济价值的食用核桃树和麻核桃树。最初产生改造核桃树的想法,是因为当地山上有一种核桃树,结的核桃是供人把玩的。江利斌和伙伴们经常上山找这种“值钱的核桃”,几百棵核桃树里才有一棵。他们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学习嫁接技术。高考结束,江利斌在山上嫁接了一个月核桃。
那一年,江利斌高考失利,嫁接核桃又不能立马产生经济效益,江利斌离开长治到天津打工。
干了七八个月的流水线工人,江利斌觉得这不是出路,“必须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于是,他回到家乡专心复习,2010年考上山西农业大学。他要用4年的时间,找到一种可以跟嫁接核桃互补的农业项目,带着乡亲一起致富。
一门研究种食用菌的选修课让江利斌找到了出路。“种蘑菇周期短,嫁接核桃周期长;核桃修剪的枝条可以作为种蘑菇的原材料,而种蘑菇的废料又可为核桃树生长提供肥料。”于是,江利斌跟3个同学合伙创业,建大棚,种蘑菇,从最初的1个大棚发展到毕业时的5个大棚。
在学校,江利斌还办了一个果树嫁接技术专业培训班和果树协会。不仅如此,他还要挤时间回老家嫁接核桃,要到相关产业发展好的地方学习。“最孤独的时候是春节留守看大棚,人家都回家吃饺子,我在大棚吃方便面,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去饭店、市场推销蘑菇,江利斌更是家常便饭,他和同学一年的销售量达到7万袋蘑菇。
今年,江利斌终于把满山6000株核桃树嫁接完了,这200多亩荒山的核桃树都是江利斌用假期或者从学校挤时间回家嫁接的。“早上7点上山,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往回走,随便找块草地或者大石头倒头就能睡着。”江利斌回忆,自己在山上嫁接核桃,有时候跟核桃说话,有时候自言自语,有时候索性冲着大山大喊几声。
现在,江利斌在老家又建起了大棚种蘑菇,今年核桃也有了收成,他希望能在农村大展宏图,“穷不可怕,有想法就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