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山西吉县:苹果战略走出“富民路”

发布时间:2012-09-10  来源:新华社
摘要:以壶口瀑布知名的山西临汾市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记者近日在吉县采访发现,与其他许多贫困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不同,吉县不仅少有农民外出打工,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农民前来打工。

  以壶口瀑布知名的山西临汾市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记者近日在吉县采访发现,与其他许多贫困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不同,吉县不仅少有农民外出打工,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农民前来打工。

  为何会出现这一“反常现象”?

  吉县坐落于吕梁山南部、黄河岸边,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工矿企业不发达。然而,吉县拥有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十分适宜培育优质苹果,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根据自身的气候地理条件,吉县政府认定吉县的特色在苹果,优势在苹果,出路在苹果,从此在“战略”上“坚持不懈”,一干就是3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全县32万亩耕地中,28万亩种植了苹果,年产苹果16万吨,满山遍野的苹果树让全县成了巨大的苹果园。“吉县苹果”如今不仅是壶口瀑布外吉县的又一张名片,还走出了一条财政穷县的“富民之路”。

  吉县县委书记毛益民介绍说,目前吉县的苹果产业达到了“四个80%”:全县80%的耕地栽种苹果,80%的村是苹果专业村,80%的农民是果农,农民收入的80%来自苹果。

  在“战术”上,吉县引导农民“精耕细作”:生产上推行标准化,通过制定苹果标准化生产方案,在果实套袋、疏花疏果、生物防治、人工授粉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标准化生产,近年全县优质果率达到了70%以上;将剪纸文化融入苹果生产,将“福禄寿喜”等字眼印上苹果,大幅提升了苹果的附加值;注重贮藏增值,先后建成20多座现代化冷藏库,储藏能力达到8万吨,这意味着吉县苹果基本实现了季产年销,果农收益大幅上升;经营上加强产业化,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农资采购、测土施肥、病虫防治、组织修剪、对外销售,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水平和议价能力。

  苹果种好了,如何卖出去,卖好价,便成为头等大事。吉县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是个财政小县,没有钱做广告,吉县县委政府便抓住参加展会等一切机会推销苹果,书记县长甚至走上太原等城市街头吆喝卖苹果。

  战略上的“坚持”和战术上的“精细”结出了硕果。吉县苹果不仅打开了国内市场,还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年产值达4亿元。

  因为苹果,近年吉县经济社会出现了“县虽穷农先富”的趋势。去年吉县果农人均苹果单项收入突破5000元,在吕梁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县区中,吉县农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名列前茅。

  吉昌镇上东村村民曹占亭老人去年苹果收入8万元,他说:“我们这个自然村一共120户,拥有20多辆轿车,一些大户年收入三五十万,存款上百万。我们的日子可比许多城里人过得好!”

  记者走访吉县农村发现,由于有产业支撑,吉县农民在本乡本土就可赚钱,因此少有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如此,农忙时节,如每年的四五月、九十月,许多外地农民还赶往吉县农村务工。吉县相邻的河津市农民高栓牛便是其中之一。从一家焦化厂下岗后,高栓牛每年都要去吉县帮助当地果农疏花疏果、采摘分拣、装箱包装。

  他说,从焦化厂下岗后,他曾去太原打工,但一年辛苦下来,扣掉生活费,就剩下万把块钱。到吉县打工,一天工资100元,包吃住,开支少,5个多月抵得上在城里打工一年,还不拖欠工资。

  吉县果树科技研究所所长窦兴华说,每年都有不少这样的“摘果郎”到吉县农村“打工”,多数来自周边县,有的甚至从百公里外赶来。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