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宋劭轶:赚钱全靠一种水《致富经》(2)

发布时间:2016-12-20  来源:央视网
摘要:宋劭轶:虽然过去很多年了, 记者:提起来还是有点不舒服 宋劭轶:对。 宋劭轶说他创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与让他至今提起都很伤心的这件事有很大关系,那么,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 这里是宋劭轶的老家,他从小就生

  宋劭轶:虽然过去很多年了,

  记者:提起来还是有点不舒服

  宋劭轶:对。

  宋劭轶说他创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与让他至今提起都很伤心的这件事有很大关系,那么,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

  这里是宋劭轶的老家,他从小就生活在海边,高中毕业后,宋劭轶靠给别人开船打工为生,就在海上开船时,他发现当地有人养起了牡蛎,那时人们平常吃的牡蛎都是从海里捕捞的野生牡蛎,人工养殖的非常少,而市场需求又很大,他觉得这是一个商机。

  宋劭轶:算了下,我当时做这片海域的话养成了,利润一年也是个五六万块钱吧,比打工要好,打工两年的话也就挣个四五万块钱,两年,多说挣四五万块钱,这养一年牡蛎顶打两年工呢。

  看到养殖牡蛎的利润可观,宋劭轶花了6万多元,在离岸不远的水域放浮球、投苗、挂笼子,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初次创业,宋劭轶很是兴奋,他丝毫没有察觉,这片水域将给他来很大的麻烦。

  宋劭轶:那时候想苗买回来放在笼子里,挂在海里,等着卖钱就行了,没考虑那么多

  牡蛎为滤食性生物,以大海中细小的浮游动物、硅藻等为主要食料,养殖过程不用投喂其他饲料。牡蛎苗扔到海里就能长大,这让宋劭轶觉得养殖牡蛎是一个省心省力的好项目,他就等着这些牡蛎慢慢长大,卖钱了。

  六个多月过去了,宋劭轶到养殖场查看的时候,发现他的牡蛎并没有长多少。

  宋劭轶:下去一看,个头还是很小,打开一个一看,肥满度不好,不大长,后来也没考虑多了,因为时间短。

  又过去几个月,眼看着牡蛎养了快一年了,重量却始终保持在70克左右。而别人同样时间养的牡蛎已经长到了100克以上,能卖了。宋劭轶着急起来。

  宋劭轶:他们卖以后,我就着急了,以为我的也可以卖了,也可以拿去卖钱了,看了一下,发现我的个头小并且还特别瘦,当时就纳闷儿了,这个东西怎么人家能卖我就卖不了呢?

  宋劭轶纳闷儿了,同样的海水,为什么自己养的牡蛎就是不长呢?

  这个养殖场对于当时的宋劭轶来说,已经投入了全部的资金,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家庭又突遭变故,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宋劭轶,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2001年,宋劭轶的母亲查出患有白血病,生命垂危,宋劭轶顿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宋劭轶:我说我妈这病往好了说能坚持多长时间,他说坚持好了是几个月吧,当时一听天塌下来一样,突然知道这个事情,天塌下来一样。

  无论结果怎样,宋劭轶都不想放弃,也不愿意放弃,他始终相信奇迹会发生。

  宋劭轶:我不应该放弃,很多东西都会发生奇迹吧,哪怕是我们坚持治疗,生命能多维持一天是多维持一天。

  母亲的病需要长期输血,还要服用700多元一粒的昂贵药物,宋劭轶打算卖掉房子和养殖场。就在他举步维艰的时候,亲戚朋友们主动借给他30多万元,让他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

  宋劭轶:后来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牡蛎养好,养好说,首先把借人家的这些钱还给人家,人家相信咱们,什么二话没说钱借给咱们了。

  为了还债,宋劭轶到处走访学习,他发现牡蛎之所以长不大,就是因为他养殖牡蛎的水域有问题。

  宋劭轶:以前养的是在靠岸比较近的地方,就离岸边特别近,后来发现这个牡蛎不肥,因为这个水流特别小嘛,后来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就搬出来了,搬到外面这个海域做。这块海域海流大,海流大微生物丰富嘛,牡蛎有吃的东西多,所以牡蛎肥长得快

  海洋局采访:牡蛎你也知道不需要投喂的啊,它吃的是一些浮游藻类,基本上跟这个源海,以浮游藻类同样的密度情况下,因为它的水体大,海流的流速快,浮游藻类它这个自然的量会大一些。

  原来,水流速度大的海域中,海水的交换量大,牡蛎能吃到更多的食物,才会长得又大又肥,宋劭轶把养殖场搬到了水流急的区域养殖,第二年,他的牡蛎就养得个儿大肉肥。

  采访的时候,宋劭轶教记者怎样看牡蛎生长的快慢。

  宋劭轶,这个是苗,原来苗在这块,苗这个地方能看出来是平的,长出来以后这个不是平的,有生长线嘛,能看出来。水温低的话适合牡蛎生长,夏天水温高的时候牡蛎生长的慢,这块颜色比较深就是夏天长的,这块有点发黄的,外面这块发黄这块是现在水温降下来以后长的,因为现在这个水温呢,最适合牡蛎生长,所以它长得特别快,看很明显这块拔出来,特别快这块

  让宋劭轶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把牡蛎养成功了,市场的价格又出现了问题。到2013年。乳山市养殖牡蛎的达到上千家,竞争激烈,牡蛎价格也因此一跌再跌,养殖户干着急没办法。

  村民:前几年不好,就是12年13年,那几年不好,最便宜时就卖到5,6毛钱6,7毛钱。

  记者:卖的这么低,您着不着急啊?

  C:着急没办法,上火,卖不出去,没钱挣,白干。

  别人卖不出去,宋劭轶也同样卖不出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劭轶却靠着一种特殊的水,仅用3年时间就把他的牡蛎从5、6角钱一斤,卖到了最高价15元一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看到互联网发展迅速,宋劭轶尝试着通过互联网来销售牡蛎,但他发现运输牡蛎有个问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网上销售牡蛎也就很难做起来。

  牡蛎壳中这种颜色发黄的水,当地人称为“原汁”,这种原汁虽然颜色不好看,但对于销售牡蛎来说却尤为重要。

  宋劭轶:这个牡蛎的原汁,对于我们卖牡蛎的,很关键的东西,原汁多的牡蛎口感特别好,你看看这个牡蛎肉,多饱满这个,它这个口感鲜度要好,因为它原汁在里面嘛,跟刚从海里打捞上来的口感是一样的。

  熟了的牡蛎饱满不饱满,口感好不好,原汁很重要。然而,就是这么重要的原汁,在运输时,温度稍高或者过度晃动,牡蛎就会张开壳流失原汁,从而失去了牡蛎的鲜味儿。

  采访的时候,宋劭轶特意拿了一个流失了原汁两个多小时的牡蛎给记者看。

  现场:你看这两个一对比,这种是已经脱离原浆的,感官就是很不饱满,肉质也很小,但是两个一看个头大小是一样的,但是脱离原浆以后,没有饱满度,吃起来口感鲜度也不是那么好。

  牡蛎失去了原汁,也就没有了鲜味儿,甚至有些收到货的人还会误以为牡蛎是死的,看到这些情况,宋劭轶用这样的收缩膜,将牡蛎的紧紧包住,使牡蛎在运输时保留住了原汁。

  除了安全的包装,宋劭轶还引进了这样的牡蛎分选设备,将牡蛎按重量和大小分成了6个不同的等级进行销售,这也为他今年的财富计划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宋:这个是秤重量的。我现在把牡蛎分成6个等级,你看下,多少克到这儿就知道了,这是100克。这样人家就直接花大规格的钱买好东西吃。

  通过把牡蛎分级来卖,消费者吃到了好的牡蛎,宋劭轶也提高了牡蛎销售的附加值。

  宋劭轶:这一笼现在能有六七十斤吧,这一笼70斤,以前不分规格的话,桶货的话,我们这样拿上来,倒在码头直接卖的话,一笼的话能卖两百多块钱吧,分等级以后,回去挑挑,一笼的话能卖三百多块钱吧,卖价会高一些,附加值提高了。

  宋劭轶解决了鲜活牡蛎的运输问题,规格最大的牡蛎,他能卖到15元一斤,他不但自己把牡蛎卖出了高价,还帮助其他养殖户一起卖。

  村民:我们镇上的领头军,他做的最大,卖的也最好,我们都跟他干,

  电商:30天内基本上卖了五千多单,那个月是最多的,虽然这个在网上销售产品五千多单并不是很多,但是生蚝/牡蛎这个类目,是一个小类目,这个订单量我觉得已经是挺大的了。

  这位正在忙着发货的快递员,在3年前,在全镇都接不到几个快递单,然而现在,最忙的时候他只为宋劭轶一人服务,提起工资,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快递员:那时候(去年过年的时候)一个月最忙的时候,只负责他一家,我的工资提升到33000元多。(电商快递)牡蛎就是从世康开始做起来的,因为有了世康牡蛎,他们才知道(电商)发牡蛎赚钱,

  现在,宋劭轶每天的销售量能达到2万多斤,可采访时记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

  宋劭轶:打开一个看一下吧,很肥了,质量非常好这个,看看这个饱满度,这个蛎子特别肥,这货不错,打开这两个都不错,这种标准就可以卖了,可以发货了,达到发货的标准了。

  宋劭轶的这些牡蛎养得很肥美,可记者注意到,他把牡蛎捞上来,查看后,又把一部分牡蛎放回了海里。第二天捕捞,宋劭轶也仅仅捕捞了十几个网兜就回来了,他说他现在卖的牡蛎,大部分都是收购周边养殖户的。记者纳闷了,自己的牡蛎明明可以卖了,他为什么不卖呢?宋劭轶说这就是他今年新的财富计划。

  宋劭轶:大家吃牡蛎,大家品尝一下乳山牡蛎啊,来来来,先别拍了,先吃吧咱,吃牡蛎,吃一个。

  这一天,宋劭轶邀请了很多朋友和电商企业来他的公司品尝牡蛎,牡蛎刚熟,大家就你一口我一个地吃了起来。

  宋劭轶:好不好吃?

  孩子:好吃。

  宋劭轶:一口能不能把这个吃了?

  孩子:烫。

  宋劭轶:这个不烫,哇~太棒了,

  宋劭轶邀请大家来吃牡蛎,就是在为他今年牡蛎大量上市而做准备。

  宋劭轶:我跟大家说一下,这个蒸牡蛎啊,一定不要蒸时间太长了,五到十分钟是最好的,你看现在这个肉很饱满,大家给客户和消费者说一下,牡蛎一定不要蒸的时间太长了,时间长了口感不好,并且肉没那么饱满。

  有人忙着吃,还有人在忙着拍照,宋劭轶举办这样的品尝活动,就是想通过这些电商让更多的人透过电脑屏幕,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养殖的牡蛎的鲜味儿。

  电商:拍照就是为了把这个图片展示给买家,客户,让他们看到原生态的东西,第一手的资料,有那种新临其境的感觉,就好像我也到了海边,也能吃到这种原汁原味的,没有任何添加的这种产品,

  品尝完牡蛎,电商给宋劭轶提出了要求。

  电商:这样的,150g差不多,手掌这么大,正常成年人手掌这么大,量这个问题,一定要保证我充足的供应,我卖了你得给我发出去,不能断货,咱们海这边现在能有多少?

  宋劭轶:海里现在能有60万斤大规格的。

  电商:那我就放心了。

  宋劭轶:海里现在大规格都没卖,都给你们留下来了。

  原来,牡蛎从小苗养到150克以上,需要近两年的时间,而且数量较少,大规格的牡蛎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在元旦、春节这些集中销售牡蛎的时间段,能够保证客户的需求量,宋劭轶就特意把自己养殖的牡蛎留下来育肥,等达到客户的标准再出售。

  宋劭轶:货源紧张,收不够的话对客户没法交代啊,对销售商没法交代啊,已经合作几年了,订单都出来了,出这么多订单,咱们没货给人家发,咱们好说,人家客户不讲信用。

  截止到记者采访时,宋劭轶大规格的牡蛎预定量已经达到了20多万斤,而他的大规格牡蛎的存量有60多万斤。他预计,到今年春节前,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

  2015年,在当地海洋与渔业局的推动下,宋劭轶又引进了三倍体牡蛎。

  宋劭轶:这是个三倍体,右手这个三倍体,这个是普通牡蛎,最大区别在哪呢?三倍体这个背柱比较大,背柱有普通牡蛎三倍的大小,吃起来口感也不一样,生吃有点很甜的味道。

  三倍体牡蛎,因为没有繁殖能力,弥补了每年六、七、八三个月乳山牡蛎繁殖期不能销售的空白。

  在采访快结束时,宋劭轶说,在他和哥哥的悉心照料下,他的母亲得病7年后去世了,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奇迹。

  宋:我查了下资料,在咱们国内,白血病坚持5年以上的就没有多少,在国际上坚持7年的也很少。

  今年,宋劭轶的牡蛎销售总量已经达到了300多万斤,他预计2016年的销售额近2000万元。下一步,宋劭轶打算将牡蛎进行深加工,最大限度地提高牡蛎的附加值。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