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cctv致富经:慧眼识驴 赚钱有道(2)

发布时间:2009-07-21  来源:cctv致富经
摘要:山东省无棣县乌头驴养殖场场长仝秀臣:这个三粉驴比较秀气,你看它的白嘴巴,白眼圈,白肚皮,这种驴秀气,它比较好看。它比较温顺,你抚摸呀,役用呀,就是老百姓拉车,犁地哎呀这个听话,非常听话,温顺。这个乌


          山东省无棣县乌头驴养殖场场长仝秀臣:这个三粉驴比较秀气,你看它的白嘴巴,白眼圈,白肚皮,这种驴秀气,它比较好看。它比较温顺,你抚摸呀,役用呀,就是老百姓拉车,犁地哎呀这个听话,非常听话,温顺。这个乌头它比较毛躁,你看这个,它根本你要是如果摸它的话,你看它跑掉了,你看到了吗?它有时候它还尥一个蹶子。老百姓不愿意养它。所以说这种驴就是慢慢的就没有了。 

          2万元钱买头驴,张向阳还没到家,就后悔了,自己一时冲动花高价买的乌头驴,到底能在阿胶厂卖多少钱呢。但至少可以让阿胶厂知道,乌头驴并没有死绝,只要企业要,他就可以继续做下去。后来,张向阳又花一万元钱,在无棣县买了两头母乌头驴,他满心欢喜地把三头乌头驴拉到那家阿胶厂,想卖个高价的时候,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三万块钱买回的,竟是一个笑话。 

          自从张向阳知道了乌驴皮是熬制阿胶的最好原料,经过几个月的奔波辛苦,终于找到了乌头驴的踪迹,并花三万块钱买了三头。当他把三头乌头驴拉到东阿县那家阿胶厂的时候,对方的回答,却让张向阳的心彻底凉了。 
          
          张向阳:负责人就问,拉来多少?我说三头,一听就笑了,三头驴,三头驴能够干什么用的? 

          阿胶集团总经理秦玉峰:现在的这个生产工艺,一个批次,就得说100张。太少,没法做,再一个设备,容器一占就没了。 

          费尽周折花3万元钱买的3头乌头驴,对方不加考虑就一口拒绝,甚至连价钱都没给,三头乌头驴压在手里不说,还给对方留下了一个笑柄。 

          阿胶集团副总经理李世忠:我一天就要2000多张,你这个三张的话,当时就觉得这个东西是比较可笑的一个事。我们跟他讲,你就回去以后让它再多生,其实我们当时跟他讲这个话的时候,也就是说把他推出去就算了。这三头能不能形成规模?你全国都没了,我们也没有信心。 

          本来是一句推辞的话,因为要规模养殖乌头驴在他们看来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但张向阳偏就没有听出弦外之音。对方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让张向阳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并将在几年后演绎出一个产业奇迹。 

          张向阳:用乌驴皮做的阿胶是最好的阿胶,那你阿胶厂也需要这样的乌驴皮,我既然有种驴,我就能够发展,我三头驴不行,我100头行了不?我发展到1000头的时候行了不。 

          然而,张向阳不知道,当时纯种乌头驴的全国存量也不过200头,并且大都分散在乡间,就是踏破铁鞋也不一定能够找得到,而用三头乌头驴发展到1000头,等待张向阳的将是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等待。这个连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都不敢走的一条路,张向阳又能走得通吗? 

          2004年夏季,张向阳辞去原来的工作,筹集了60多万元钱,在乌头驴的原产地---山东省无棣县,租了30多亩荒地,建起了一家乌头驴养殖场。张向阳把当初帮他买乌头驴的经纪人仝秀臣聘请来当了场长。他和仝秀臣一起,要用杂交选育的办法扩群乌头驴。 
          
          张向阳:利用级近杂交的办法,通过三代的改良,基本上能够把当地的,毛驴能给它改良成黑色的毛驴,尤其是这个乌驴,它这个种子的基因遗传性能是非常强的。 
          
          所谓级近杂交,就是用公乌头驴跟其它品种的母驴杂交,生下的子一代母驴再跟乌头驴杂交,生下的子二代母驴再跟乌头驴杂交,生下的子三代就是乌头驴了。 

          由于资金短缺,养殖场勉强建起来了,没有电,也没有水,一到夜晚,整个养殖场黑灯瞎火。除了养驴,到15公里外的县城拉水,成了张向阳每天必须要做的事。 

          张向阳:当时这个地方没有自来水。当时人要吃饭,用水,驴要饮水,所以当时我们从县城往上拉水,拉水过来。每天要拉水。 

          仝秀臣:断水的时候甚至员工在这儿基本上一天有时候吃一顿饭。 

          令张向阳欣慰的是,两个月后,他又在无棣县买到了15头乌头驴。但养殖场的资金一天比一天紧张,1000头乌头驴种群的目标离他似乎越来越远。为了养殖场的生计,张向阳又养殖了三粉驴,用卖三粉驴赚的钱,维持养殖场的开销,从而完成自己的最终目的---扩群乌头驴。 

          2年后,张向阳的养殖场里有了200多头乌头驴,照这样的速度,达到1000头的养殖规模,张向阳至少还需要8年的时间,如果这个时候停下来,还借来的60万恐怕就是他以后生活的主要内容,如果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8年,而自己要实现的那个目标,此时显得是那么遥远。在张向阳进退两难的时候,那家随意一句话,让他陷进乌头驴繁育的企业又找上门来,局面竟在一夜之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2006年秋天,东阿县那家阿胶公司决定把阿胶这一传统中医药文化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就在上报材料和实物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张向阳:我通过了解,就他们现在是什么呢,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恢复传统熬胶的传统历史,这个工艺要恢复传统熬胶的工艺,但是现在是万事俱备,就欠乌驴皮。 
          
          就在企业到处找米下锅的时候,有人想起两年前张向阳曾经牵来过三头乌头驴,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那些驴还在吗?企业顺藤摸瓜,在无棣县找到了张向阳的养殖场。面前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没想到当初的三头乌头驴,竟然发展到200多头的规模。 

          张向阳也感到很意外,原先自己牵着驴送上门都不要,现在却跑到无棣要买自己的乌头驴,他感到机会来了。 

          张向阳:你这个需要乌驴皮,目前只有我有,你别的地方不好买,你也买不到,没这么多。 

          200头乌头驴,几乎相当于3年前全国散养量的总和,张向阳感到自己掌握了一个巨大的资源,这个资源的价值和卖驴的价值是不能相等,看着对方急切地想买他的乌头驴,张向阳却坚决不卖。 

          阿胶集团副总经理李世忠:说现在我已经不卖了,多高的价格都不卖了,我现在要把这个种群扩张起来。 

          阿胶公司的人感到很纳闷,张向阳养殖乌头驴不就是想赚钱么?给钱怎么还不卖呢?其实,张向阳要顺势走一步大棋,因为这一刻他决定要经营乌头驴资源而不再卖驴。 

          张向阳:当时我心里想,发展乌驴,因为毕竟以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发展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现在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你是上市企业,有资金。我这边有驴,有经验,咱们双方能不能看看在一块儿发展这个事情。 

          阿胶公司的人也看上了张向阳的乌头驴资源,经过协商,很快就答应了张向阳提出的要求。这次,阿胶公司没付钱就牵走了100多头乌头驴,解决了燃眉之急,成功地申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张向阳业从此变得财大气粗,并实现了产业的迅速扩张。 

          张向阳到无棣县建起乌头驴养殖场后,历经坎坷,用了2年时间,由三头乌头驴发展到200多头。有一天,阿胶厂的人找上门来买乌头驴,张向阳却不卖。 

          2007年春天,在云南大理的青山秀水中,突然出现了张向阳牵着乌头驴的身影。在山东养乌头驴的张向阳,怎么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南呢? 

          在无棣县,为了迅速扩群乌头驴,张向阳决定带动老百姓一起养殖。让老百姓将自己养殖的母三粉驴跟公乌头驴杂交,通过三代杂交繁育出乌头驴。可是,这种办法却在当地行不通。 

          张向阳:通过调查一看。整个无棣县驴的存栏量只有2000头左右。你如果发展,你每年增长10%,才多少?才增加200头驴,你最多你增长30%才600头驴,一年才增长600头驴。这样就是在无棣这个发展规模迅速扩群的这种想法是不行的。 
          
          要想迅速扩繁种群,就必须要有5万头以上的基础母驴,到哪里找这么多母驴呢?张向阳查阅资料,最终把繁育基地定在云南大理的山区。因为这里的山路窄而陡,农户都是用这种小毛驴来驮运货物上下山,所以毛驴很多,仅在大理就有十多万头。张向阳很兴奋,不顾千里之遥,从无棣养殖场精心挑选5头种乌头驴,来这里安家扩群,但是,他看着这些灰毛驴,心又悬了起来。 

          张向阳:这个地方的驴怎么这么小?这么矮呀?太小了,就像咱们这个大一点的羊一样那么大,体高大约在八九十公分,体重也就在100公斤左右。这个心里感觉是不是很理想。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