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cctv致富经:慧眼识驴 赚钱有道

发布时间:2009-07-21  来源:cctv致富经
摘要: 有了阿胶公司这个强大的资金后援,张向阳才开始走南闯北,进行产业扩张,除了有3000多头纯种的乌头驴外,正在改良的乌头驴有2万多头,并掌控着40多万头三粉驴的养殖规模,仅这些驴的价值达到7800多万元。

          这种浑身上下,一根杂毛都没有的黑驴叫乌头驴,原产于山东省无棣县,然而在5年前,这种驴几乎绝迹,纯的种乌头驴全国不足200头。 

          2009年6月5日,在距离无棣县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这个小村子里,记者却看到,这里的农民,家家户户都养着乌头驴。 

          乌头驴在千里之外安家落户、并生息繁衍,都因为这个叫张向阳的人!一个偶然的发现,让张向阳放弃稳定的工作,用3年时间,奔赴六七个省市,由3头乌头驴,扩大到3000多头,并在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地,建了10个大型乌头驴养殖基地,带动了2万多农户,靠养乌头驴走上发家之路。 

          张向阳原是山东省东阿县畜牧系统的一名普通干部,但平时爱看些中医药方面的书籍。2003年,《本草纲目》里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张向阳:我记得是这样写的:阿胶与乌驴皮,得阿井水煎制,乃佳尔。它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说,这个乌驴皮,用东阿的水做阿胶,做的这样的阿胶是最好的。 

          阿胶是传统的中药补品,由驴皮和中药材配制一起,熬制而成,因最早产于东阿县而得名,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传统上把它作为妇女生育后的补血佳品。 

          张向阳的家乡东阿县被誉为“阿胶之乡”,有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张向阳发现这家企业收购的驴皮并不是乌驴皮。那为什么不用乌驴皮生产最好的阿胶呢?经了解,是因为收不到乌驴皮。这却让张向阳看到了一个巨大商机。 

          张向阳:那乌驴皮做的阿胶是最好的,你现在没有这样的驴皮了,我如果能够给你找到这样的乌驴,那就不能够挣钱了吗。 
          
          从此,张向阳对乌头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到了它,就意味着找到了一把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但是,作为一个大企业都对找乌头驴失去了信心,就凭张向阳的一己之力能找到那种象征财富的乌头驴吗? 

          每到赶集的日子,张向阳就往牲口市场上跑,但在周边的牲口市场上都是白嘴唇、白眼圈、白肚皮的三粉驴,根本就没有乌头驴。张向阳又往外地跑,一连跑了几个月,方圆上百公里的所有市场,都找了个遍,还是没有发现一头乌头驴的影子。他突然感到有些茫然了,是根本就没有这种做阿胶的乌头驴,还是历史上有这种乌头驴,只是到现在、死的一头不剩了! 

          其实,乌头驴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乌驴皮的确是生产阿胶的上乘原料,过去作为贡品的阿胶,都是用它熬制而成,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这家阿胶厂曾用乌驴皮熬制极品阿胶,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章。 
          
          阿胶集团总经理秦玉峰:在历史上都有清晰的记载,进贡的产品,就是阿胶都是乌驴皮,东阿水再加上这里的保密的传统工艺,这是三大要素。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乌头驴越来越少。这几年,这家阿胶厂也通过多种途径,想收购足量的乌驴皮熬制极品阿胶,但却一直没有找到。他们生产阿胶都是用的三粉驴和灰毛驴等品种的驴皮做原料。 

          这也正是张向阳看到的商机所在,但几个月的奔波,却让他失去了信心,就在他怀疑乌头驴是否存在的时候,却峰回路转,一条关于乌头驴的线索让张向阳为之一振。 

          2004年5月的一天,一个贩运毛驴的经纪人给张向阳提供了一条线索,说他在一个农民的家里,看到了张向阳说的那种驴。 

          张向阳:他说你说的这种驴呀,我看到一种,是黑的,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这种乌驴。我说在什么地方有,他说山东的无棣县。 

          张向阳凑一个周末和这个经纪人一起,赶到200多公里外的无棣县。在无棣县季家花园村的一个养殖户家里,张向阳终于见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乌头驴。这个向张向阳提供线索的经纪人,后来成了无棣县乌头驴养殖场的场长。 

          山东省无棣县乌头驴养殖场场长仝秀臣:他一看他乐了,找了半天,哎呀找了好多天,这算找到了。 

          张向阳:这个驴通体全黑的,没有白毛,没有杂毛全黑。 

          山东省无棣县乌头驴养殖场场长仝秀臣:而且它这个身体要比它这个三粉要魁梧的多,它这个骨骼或者是身段,要比较粗大。 

          朝思暮想,一朝看到了乌头驴的真容,张向阳异常兴奋,然而,当他提出要买这头乌头驴的时候,养殖户却不卖。 

          张向阳:当时一般的驴大约就是5000元钱一头吗,公驴比母驴要贵。最后说8000元也不卖。 

          山东省无棣县养殖户南兆恒:七八千我能卖吗?我配种用的,我能卖吗,配种用,我这就是说,我配种,配一头驴六七十块,我这个收入比这卖的好。 

          张向阳急着想拿下这头驴,对方八千不卖他出一万,这是可以买2头公驴的价钱了,张向阳的急切心情暴露无疑,却犯了交易中的大忌,让南兆恒感到价格还可以卖得更高,还是坚持不卖。 

          山东省无棣县乌头驴养殖场场长仝秀臣:老百姓到时候也就是这一点,价越高越不卖。他知道这东西好,缺,你缺这了,你就得要,这样就僵局了。 

          一个坚持不卖,一个志在必得,双方就这样较上了劲,一来二去,张向阳犯了牛脾气,卖多少钱,张向阳让对方给个价。 

          张向阳:问他要多少钱,今天我就是这头驴买定了,最后谈来谈去2万元钱成交。 
          
          山东省无棣县养殖户南兆恒:他出了2万元钱了我还不卖吗?2万元钱我卖了,卖了我再寻找一个老驴,我再养起来还能干那个事呀。 

          居然花两万元钱买头驴,真是闻所未闻,可张向阳硬是买了。那么,为什么乌头驴很少见了呢?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