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高碑村12社农民周运明,在百余亩的乌鱼养殖场里创造出高产增收的奇迹,亩产乌鱼5吨,每亩产值达到了10万元,亩纯收入3万多元。
今年28岁的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高碑村12社农民周运明,在24岁就南下 ,创办制衣公司。在与朋友摆龙门阵中,感觉到养殖乌鱼是一条发财的产业。于是,回家创办了四川、重庆等地目前最大的乌鱼养殖场。
乌鱼又叫乌鳢、生鱼、黑鱼、乌棒。由于 乌鱼适应性强、疾病少、生长快,而且肉肥鲜美,营养丰富,肉坚实,骨刺少,又是药用价值很高的滋补佳品,因此被作为一种经济、高效、高质鱼推广养殖。
5月28日下午,我们来到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高碑村12社,只见一条乡村水泥公路边都是连片的鱼塘,四处弥漫着浓浓的鱼腥味。由于我们是下午5点多钟到的,正赶上周运明扛着饲料到鱼塘喂鱼。在喂鱼前,周运明用一把长把的水瓢,不停地拍打塘水,形成条件反射的乌鱼感觉到水的振荡,早就围拢了过来,不待饲料落水,一群黑幽幽的乌鱼便争相从水中跃起抢夺食物,场面很是壮观。
在与周运明的交谈中,我们对周运明的人生线条渐渐清晰了。周运明中学毕业后在家学习制衣技术,24岁随长辈到广州办制衣公司。在生产衣服之余,他常到附近农户家的鱼塘钓鱼,与养鱼农户结下深厚友谊。在摆龙门阵中,得知他们养殖的乌鱼,经济效益高,市场上是供不应求,80%销往成都、重庆。他想,我为什么不回到家乡发展呢?
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高碑村12社农民周运明说":我在广州看到养乌鱼亩产可以达到1万多斤,而重庆的市场乌鱼80%都来自广州,价格都在11、12元钱一斤,利润空间比较大,所以我选择了回重庆来养乌鱼。"
这样,他对养殖乌鱼来了兴趣,于是他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去鱼池观察研究养殖技术。经过细心观察、研究和翻阅大量有关水产养殖资料,初步对人工养殖乌鱼有一定的认识。技术学习后,2007年春节回家,他购买了乌鱼苗带回老家,让搞网箱养鱼的父亲周景培和叔公周良文养殖,当年养殖水面3亩,他在广州座阵指挥,结果养殖失败了。.
从不言败的周运明,2008年初,他回到家乡亲自养乌鱼,并且以每年500斤稻谷的价格承租当地群众的80多亩地开挖鱼塘,加上自家的田地,养起了近100亩乌鱼。当年获得成功,亩产乌鱼5吨,以当时的价格20元/公斤,每亩产值达到了10万元,亩纯收入3万多元。
看到周运明的养殖成功,铜梁县少云镇党委、政府也鼓励少云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养殖乌鱼帮助农民致富。少云镇党委、政府通过他的典型带动,力争在近两年养殖乌鱼规模扩大到2000亩,以带来规模效应,带动产品销售。镇里的规划,也是周运明现在打算,他打算带动周围农户进一步扩大乌鱼养殖面积,准备发动镇里还在从事家鱼养殖的养殖户转养乌鱼, 他无偿的提供养殖技术。
农户建黑鱼养殖场亩产值10万 亩纯收达3万
发布时间:2010-06-02 来源:金农网
摘要: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高碑村12社农民周运明,在百余亩的乌鱼养殖场里创造出高产增收的奇迹,亩产乌鱼5吨,每亩产值达到了10万元,亩纯收入3万多元。 今年28岁的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高碑村12社农民周运明,在24岁就南下 ,创办制衣公司。在与朋友摆龙门阵中,感觉到养殖乌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其他人正在看……
- ·自贡蟑螂养殖女:致富路上的坎坷
- ·四川华蓥市三岔河村:小葡萄背后蕴藏大科技
- ·“黑猪王”邓勇:一个四川农村娃与他的富农强农
- ·四川广安:朝阳乡推进“五进”致富工程 促进农
- ·大学生回乡创业 种植冬草莓香飘广元城
- ·四川泸州水潦:冬天大蓬种萝卜 两月纯赚360万
- ·泸州古蔺丫杈猪 迷倒京城高帅富
- ·四川达州渠县加强畜牧技术推广 助养殖业主实现
- ·江安水清镇:发展现代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
- ·张光芬:身残志坚 创业实现人生梦
- ·四川涪西镇:经济作物助推射洪涪西镇农民增收
- ·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桂圆花繁 赚了花钱赚果
- ·致富经:退休老人搞发明 63岁再创业
- ·曹淑远林下养鸡圆“致富梦”
- ·一只竹鼠可卖300多元 平昌小伙蒲俊养殖竹鼠
- ·四川南充市:奶油南瓜好看又赚钱
- ·致富经:一个细节让同样的蛋卖出两倍的价
- ·宜宾高县:茶叶托起贫困山区残疾人的致富梦
- ·看《致富经》萌生“致富经”养竹鼠闯出致富路
- ·四川泸州市古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拓宽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