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商河县白桥乡大蒜加工业协会会长李孝平积极响应县、乡发展民营经济的号召,立足当地丰富的大蒜资源优势,克服技术匮乏、资金短缺等困难,从大蒜的加工、运输、销售入手,带头创办了白桥乡龙腾大蒜加工厂。他创办的大蒜加工厂目前拥有固定资产30多万元, 2005年加工大蒜800吨,生产蒜片200吨,产值达240万元,实现利税26万元。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该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多人,年创社会效益90多万元。企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转化升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解决了当地群众卖蒜难的问题,带动了当地大蒜产业的快速发展。李孝平本人也成为了当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2004年被评为商河县十大杰出青年。
从2001年起,关王庙村在全乡率先办起了蒜片加工厂,由于效益好,带动了全乡的大蒜加工业快速发展起来,到2002年,全乡大蒜加工厂已发展到8家,2003年发展到16家,今年数量将超过40家,仅关王庙村就有17家。可就在2004年大蒜加工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生产组织化水平低,制约了大蒜产业的健康发展。虽然加工厂数量多,但单个工厂生产规模小,工厂之间缺少交流,各自为政,形不成大产业,加上生产缺乏统一标准,工厂之间出现了无序竞争,比如在购料上,有时原料紧缺,各个工厂就抢购大蒜,这个厂里没有原料,而那个工厂却消化不了;外来客户在一个工厂里收不足,到其他厂里收,却因为生产的蒜片质量不统一,无法收购,白白丢掉赚钱的机会。二是信息缺乏。一家一户的小厂,不管是财力上,还是精力上,在开拓市场方面力量非常有限,很多厂缺少信息,产品销路不畅,出现了争客户的现象,有客户来收蒜片,一些工厂为及时把蒜片销出去,相互之间争抢客户,客户乘机压级压价,各厂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三是用工制度不完善,加工人员不稳定。在工人待遇方面,由于各厂不统一,比如雇用削蒜根人员,有的厂每加工1斤蒜给5分钱,有的给6分,造成每个厂的工人不稳定,今天多,明天少,既耽误了事,也影响了加工业户和蒜农的利益,但是单个工厂又无法解决的,大蒜加工业一时陷入了困境,加工户们盼望着能有一个组织来解决这个问题。
2004年10月份,县委推行“两委抓三会”工作模式,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广泛宣传,倡导建立大蒜加工业协会,乡党委、政府召集全乡的大蒜加工业户商讨成立协会,得到了一致赞成,白桥乡大蒜加工业协会在广大蒜农的期盼下,终于成立了,并到民政部门注册,大蒜加工业协会成立后,吸收全乡 40多名大蒜加工业户入会,李孝平被推选为会长。
大蒜协会成立以后在李孝平的主持、协调下从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全乡大蒜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1、建章立制。在各会员的参与下,建立完善了白桥乡大蒜加工业协会章程,在七个方面做了规定,包括协会的业务范围;会员;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资产管理、使用原则;章程的修改程序等方面,李孝平和大蒜加工业户达成协议,共同遵守,为协会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为大蒜加工业户提供服务。由于当地大蒜种植时间较长,品种有所退化,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质量,也使加工出来的蒜片档次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李孝平积极外出联系,先后三次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一品公司等单位聘请专家来白桥讲课,内容包括种植、加工、贮存、出口,以及国内、国际市场等的情况,李孝平组织技术人员编写发放宣传明白纸6500多份。这一活动,使蒜农都受益匪浅,全乡大蒜加工业户及蒜农的科技意识、出口意识得到强化,市场经济观念普遍增强,全乡的大蒜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的蒜片质量也大有长进,为提升全乡大蒜产业打下了基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李孝平的意识也较超前,为给加工厂提供信息,做到共享互利,李孝平发挥现代通讯工具优势,利用电脑上互联网发布消息,使白桥乡大蒜种植及加工的信息遍布全国,北京、天津、江苏、云南等地的客户得到消息,都积极与白桥乡大蒜加工业协会联系,把收购信息传给协会,李孝平及时把信息传播给全乡各加工厂,各个工厂按客户要求进行加工,全乡各厂做到同种原料生产同种蒜片,既能保证质量统一,又使蒜片存货量大幅上升,客户来白桥收蒜片,只要找到大蒜加工业协会,其他不用管,只要协会搞好协调就能让客户装满货车,装上好货,免去客户来回奔波的同时,解决了蒜片的销路问题,保证各工厂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进行生产,运作成本大幅减少,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