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位于四川南部,魏小明大学毕业后就在这个县的江门镇中学当老师,2000年的一天,他到几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家里家访,看到这些学生家里腌了几坛泡酸菜。泡酸菜是将蔬菜用特制的坛子腌制而成,是当地常吃的菜肴。酸菜也是江门镇特色小吃荤豆花的重要佐料。
四川省叙永县江门镇人民政府镇长张立贵:“我们本地招待客人都是用荤豆花招待客人,我们叙永过往江门的客人,都要在江门吃饭,吃饭都要品尝荤豆花,当时最高峰的时候,江门是137家荤豆花店,大量地需要酸菜。”
魏小明决定帮学生把酸菜卖给镇上的荤豆花店,这时候,他了解到,当地每家每户都会泡上几坛酸菜留着自用,但那几年,泡菜的人越来越少,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魏小明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商机,于是投入了2000元泡了3000多斤酸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魏小明不但帮学生把泡菜卖了出去,自己也赚了1000多元。
魏小明:“心里觉得,这个东西能够赚大钱,而且把那规模做上去,我当时就设想了,如果一斤赚5角钱,一万斤就应该赚5000元钱,10万斤我就赚5万元钱了。”
2001年魏小明辞去中学老师的职务,借了10多万元办了一家泡菜加工厂,这时候,一个在广东打工的老乡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四川在广东打工的人很多,泡菜很好销,还为他在广州找到一位经销商。魏小明急忙把散装的泡菜改成了小包装,将20吨货发了过去。
魏小明:“看了一大车货从厂里开出去了,那心里特别美,我这车货你看,一下子就是10多万元钱了,马上就要见效了。”
把货送走后,魏小明心安理得地等着对方把货款打过来,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广州那边仍然没有一点消息,这时候,魏小明沉不住气了。
魏小明:“我就跟他打电话,我说林总,那个货怎么样了?已经三个月过去了,你的款给我打过来了吧,他说什么?你收什么钱呀?你快点把那个库房给我腾出来,到处都是流水的,又臭又脏。”
魏小明第一个感觉就是对方想拖着货款不给,因为根据那位老乡提供的市场信息,他相信他的货不会滞销,但对方的语气又让他觉得那批泡菜似乎真的出了问题,半信半疑中,魏小明叫上亲戚易沧桑就赶往广州,到了广州,他才知道经销商并没有说谎。
魏小明:“全是压塌了,然后水往外渗,全是湿的,反正抱也抱不起来,没有一件货是成形的,全是扁的。”
包装袋因技术没过关被压破,影响了销售,魏小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本指望卖出去赚些钱,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陷入困境的魏小明情急之中又想了一个补救的办法。
魏小明:“就赶快跟别人赔礼道歉,我说对不起啊,我这个货有问题,我下一次做一批很好的货给你发过来,然后这边我就打电话回来,叫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组织资金,组织一批货第二次给他发过去。”
用第二批货赚的钱来弥补第一批货造成的损失,这也是魏小明当时能想到的唯一的补救措施,然而,又一个月过去了,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第二批货仍然没卖出去。
魏小明:“然后我觉得在那里是肯定立不脚了,是因为他,后来才知道,当时他不是搞这个东西的,他做的是酒这个东西,然后做四川这个调味品这一块,他是想做,但是没有真真正正地做起来,是用我们来做试验品。”
来帮忙的老乡告诉他,中山市有不少四川来打工的人,那里有消费人群,急于卖菜的魏小明想也没想就把剩下的30多吨货拉了过去。这时候的魏小明除了想办法尽快处理好这些泡酸菜外,赚不赚钱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易沧桑:“每天基本的生活能维持,把这个租车费,都能维持了就心满意足了。”
每天卖出去的泡酸菜,付了铺面的租赁费就再也没有多余的钱了,一个月以后,魏小明再也无力支撑下去,他把泡菜拉到垃圾场填埋。回到四川,魏小明一度心灰意冷,他不明白为什么看得见的市场,自己怎么就赔得一塌糊涂?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四川人在外省开的川菜馆越来越多,对所用的特殊主、辅料和调味品,也都是由四川运去的。其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真正的川菜的“正宗”。2004年,在成都五块石农贸批发市场,做泡菜生意的邓军告诉了魏小明另一个信息。
经销商邓军:“那时候相应要比现在少得多,厂家少嘛,基本上全国各地都到这边来进。”
魏小明:“那你的泡椒有没有?我听到客户有这种需求了,我就说有、有、有、有、有,你要多少吧,我这里有的是。”
泡椒,俗称“鱼辣子”,是川菜中特有的调味料。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在特制的坛子里腌制,然后再放入水池里浸泡、清洗,调整盐度后包装成产品。
魏小明:“这个辣椒,你看,它的形状特别圆,色彩也好,味道也好,现在我们这个品种主要是四川川菜馆,全国的川菜馆都在用这个东西。”
2003年以前,用泡椒制作的菜就在川内比较流行了。2003年以后,全国很多地方都盛行吃川菜,随着泡椒墨鱼仔等新川菜的推出,需要大量的泡椒。从北京、上海等地的老乡那里得到的信息也证实了邓军的说法,魏小明便开始着手收购辣椒做泡椒。
魏小明:“第一年泡了20多万斤,然后就泡起来,很多客户就打电话来了,打电话来,第一年,很快就把全厂的货一下子就卖完了,那个时候那个客户就说,明年你多泡一点。”
10多万公斤的泡椒让魏小明赚了8万多元,2005年,魏小明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但他没有能力再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时候,在一家上市公司当销售经理的弟弟魏功兴,听了魏小明对泡椒市场的分析后,决定辞职跟着哥哥一起干。
魏功兴:“过来的时候,我自己的加上我朋友那边帮助我们的款一起过来大概有300多万元。”
魏功兴的加入解决了魏小明资金上的后顾之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哪里收购原料。贵州的虾子镇被誉为“中国辣椒城”,是地处乡镇毗邻产地的专业市场,虾子镇辣椒市场每月的成交量达到480余万公斤。
这一年,兄弟俩从贵州收购了100多万公斤的辣椒制作泡椒。盘算着上次的10多万公斤就挣了8万元,今年扩大了10倍,收入至少也能翻10倍,可当他们打电话让那些经销商来拉货时,对方说市场不理想,让他们等上一段时间。
魏功兴:“感觉有点不对劲了,这怎么回事?原来这么好卖的产品,这一下子又不行了,是不吃这个东西了,还是这些餐厅不用这些产品了?”
这次跟广州那一次的经历极为相似,会不会重蹈覆辙呢?如果这次亏了,那可要背上几百万的债务,这辈子别想再翻过身来,兄弟俩急冲冲地赶了过去,他们看到的情景却与经销商说的大不一样。
魏小明:“看到那个今天大车小车的货发出去,非常忙碌的样子,我们心里就挺不是滋味,就有一种受骗上当的那种感觉。”
原来,泡椒热卖使得第二年做泡椒产品的厂家骤然增多,而经销商们挣的是利润,哪个厂家便宜,就卖哪家的货,对魏小明这样一个完全依赖他们销售的新厂家,经销商们自然将其作为他们无风险的仓库,等没有货的时候再来调魏小明的货。
魏小明:“这个事情不能够再缓了,必须自己走出来了,老是等着他们来提货,肯定不行了。”
在四川,成都是川菜调味品最全的地方,全国做川菜调味品的经销商和很多大型川菜馆都到成都来进的货,因此成都也就成了川菜调味品一个重要的集散地。
魏功兴:“既然你都要来,我肯定就有机会来认识你,但是要认识你我必须在这里有一个点,有一个门市,你才有机会看到我的产品,才有机会跟你接触。”
兄弟俩决定在成都五块石批发市场开设直销店,有了店面,就能像经销商一样把货销往全国,然而,直销店开张了十多天,生意没有一点起色。
魏小明:“他们每天那个货大大小小的车子,三轮车都送货,都在往外发,量也很大,但我的怎么也不动了呢?”
虽然每天看到市场发货的车不少,可就是见不到一个外地客户,怎么发货?客户在哪里?那些经销商又是怎么把货卖出去的呢?带着这些疑惑,魏小明每天在别人的店旁,观察发货流程。几天之后他终于发现了背后的秘密。
魏小明:“在这个市场上在这里买东西的是一些小客户,是一些小商家,真正的大商家他是不到这个市场里来的,他是之前来了之后,全是电话联系,直接就把货发过去了。”
虽然交易方式改变了,但魏小明的直销店还是让经销商感到了竞争的压力。
经销商邓军:“价格他肯定占优势,比我们占优势,为什么?第一他是厂家,第二他其它方面都要稳定一些,比我们好,我们就是从人家手上进货,肯定要有利润。”
与经销商相比,魏小明解决了包装的技术问题,不但数量上有保证,质量也能自己控制。
魏小明:“现在这个包装不错了,比原来好多了,看吧,人踩上去也没问题,承得起人了。”
魏小明与弟弟商量着把泡椒分装成家庭装和酒店专供的包装,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产品的口味进行调整。兵分两路,魏小明坐镇成都,到各农贸市场、酒店推销并负责直销店的生意,魏功兴则背着样品前往北京、上海等地的市场联系客户。
魏小明:“把各个农贸市场的点找好,然后一次两次地去拜访这些农贸市场的小客户,第一次跟他聊了,第二次给他送了一些样品去,第三次就给他送了一点货过去。”
同时,他还跟一些需要泡椒的食品厂联系,扩大销售渠道,陈晓彬是四川一家豆腐干生产企业的采购,听说魏小明自己有工厂,就赶了过来考察。
食品公司采购部经理陈晓彬:“我来考察之后,跟他们签订长期的购销合同,一个是对我们厂家这个品质,品质保证、质量保证,然后价格签一个购销合同。”
魏小明:“开始从20件、100件、200件、500件这样发,后来就开始发5吨箱、10吨箱、20吨箱、40吨箱这样发起来。”
弟弟魏功兴也从北京、上海等地带回了不少定单。经过几年的发展,魏小明在贵州、云南、四川建立了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泡菜品种也由原来单一的泡酸菜增加到泡椒、泡姜等系列产品,年产泡菜7000多吨,产值达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