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巴彦淖尔市乌加河镇石兰计村树圪卜组的晚熟西瓜竞相上市,瓜农们没有像往年一样为没有卖瓜场地而发愁。因为,今年镇里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为村里兴建了农贸市场,瓜农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走,直接把瓜拉到市场交易就行。
9月初的一个上午,在石兰计村树圪卜组农贸市场,记者看到,来这里进行西瓜交易的人着实不少。30多辆小四轮车满载着西瓜陆陆续续开进来,排成队停靠在7辆大货车旁。瓜农们有的往大货车上装瓜,有的在地磅前过磅,有的正与货主讨价,场面十分红火。
当日,石兰计村树圪卜组瓜农李三民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雇了两辆小四轮车从自家地里拉上西瓜往农贸市场赶。一进市场的大院就被来自山东的货主看中,经过一番讨价后,最终以每斤0.3元成交。过磅、装货,不到半天时间,6.3万斤西瓜就装上了货车。想着刚刚挣到的1.89万元,李三民嘴都乐歪了。
“自从有了这个市场后,我们瓜农卖瓜再也不愁了,我今年种了25亩西瓜,10天就全卖完了,这要在去年可要愁人呢!”提起去年卖瓜的情况,李三民说,去年没有建起农贸市场,石兰计村树圪卜组的瓜农们,到了卖瓜时节就开始头疼。首先过磅就是个大难题。外地的客商来买西瓜,需要在瓜农的陪同下,去离石兰计村树圪卜组15公里之外的临河区新华镇把空车过磅,然后回来装满西瓜后,再去过磅。也就是说,买卖一货车西瓜得跑两趟新华镇,耗时长不说,每次过磅瓜农还得交100元过磅费。而且因为没有交易场地,远道而来的客商为了节省时间,就选择与大面积种植西瓜的瓜农交易,只种几亩的瓜农只能把自己的西瓜卖给开农用车的二道贩子,价钱上每斤要低5分钱,这样,一亩地无形中就少收入300元。
不仅是西瓜,当地农民种出来的各种蔬菜与经济作物都遭遇了同样的销售难题。修建一个农贸市场成为石兰计村树圪卜组村民们共同的期盼。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今年乌加河镇结合旗政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在民主决策下,以财政奖补资金为主,集体出资及个人筹资筹劳投入为补充,在石兰计村树圪卜组村民自愿出资出劳的基础上,共筹资49万元开展石兰计村树圪卜组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该市场占地1万平方米,市场内建设120吨地磅1台,500平方米的简易凉棚,3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将来可在办公场所利用互联网实现农副产品网上交易。从今年7月份开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建设完毕。农贸市场的建成有力地拉动了石兰计村农副产品市场,实现了农产品的就地交易,降低了运输成本,方便了农户。
有了农贸市场,石兰计村树圪卜组的村民种植西瓜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该组的西瓜种植面积由去年的700亩一下子就扩大到了今年的3000亩。因为运输方便了,不少南方货主也愿意来订货,最近,一位山东客户一次性购进西瓜50万公斤,还有天津、河北等地的货主也已陆续下了订单。“去年我们一天只能装一货车,可是现在一天能装7货车,这个农贸市场方便了我们,也方便了瓜农。”来自山东的货主高林海说。
据农贸市场负责人刘小勇介绍,从8月初开始,瓜农在农贸市场已经销售了1400亩的西瓜,预计到9月底树圪卜组3000亩西瓜将全部销售完毕。按每斤3毛钱计算,今年,石兰计村树圪卜组仅西瓜一项收入可达到540万元。明年,该村村民还要引进西瓜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注册商标,打造品牌,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使之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项目之一。
【记者手记】种下地怕长不起来,长出来又怕卖不出去,种地真不容易!河套农民感受更为深刻,今年肆虐的洪涝灾害几乎造成1/3的农作物绝收,而往年的葵花籽滞销,前几年的蜜瓜卖难成为河套农民永久的痛。五加河镇建设的农贸市场为农民的农副产品出售提供场地,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地地道道的便民市场、利民市场。可以说,这个农贸市场的搭建不仅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桥,同时也成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连心桥。这样的好事,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