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内蒙古乌审旗治沙新思路:靠沙漠致富

发布时间:2011-01-26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这里是中华民族祖先河套人的繁衍之地,也是举世闻名的萨拉乌苏文化发源之地,今天她更是以绿为生、因绿而兴、变绿为宝的可持续发展之地。 乌审旗从水草丰茂到黄沙漫漫,再到满目成林,演绎出了沧海桑田的人间巨变。

  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这里是中华民族祖先“河套人”的繁衍之地,也是举世闻名的萨拉乌苏文化发源之地,今天她更是以绿为生、因绿而兴、变绿为宝的可持续发展之地。

  乌审旗从水草丰茂到黄沙漫漫,再到满目成林,演绎出了沧海桑田的人间巨变。几十年来,乌审旗人换帅不换岗,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复兴、产业变革之路。

  因“穷”生“变”

  乌审草原自古林草丰茂。《史记》中曾作“畜牧为天下饶”的描述。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气候等自然原因和其他一些人为原因,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干旱气候和错误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乌审草原退化成毛乌素沙地。截至1980年,乌审旗沙漠面积已达700余万亩,占该旗土地面积的40%。此时,草场、农田被流沙吞噬;房屋、村庄被掩埋,道路、电力通讯线路经常中断。

  于是,乌审人民开始了一场背水一战的治沙革命!这不仅是家园保卫战,更是一场产业布局的变革。一代代乌审人民的治沙信念从没有动摇。在不利条件下,他们绝地谋生,用肩挑骡拉谱写了一曲战胜风沙的人类奇迹。

  全国劳模殷玉珍是乌审精神的最好诠释。1985年,殷玉珍嫁到乌审旗萨拉乌苏村,望见的是看不到尽头的沙海。残酷的现实使她明白:不种树治沙,只能让黄沙活活“吃”掉。

  20多年来,殷玉珍同丈夫白万祥在几无人烟的井背塘沙海中栽树近百万株,种乔灌草不计其数,治理荒沙面积8万余亩。“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风沙欺负死。”这朴实的话语凝聚的正是乌审人自发治沙的原动力。

  经过20多年的坚持,当年人迹罕至的井背塘,现已变成一个满目清幽的绿色庄园。只有那埋于黄沙中的半截窝棚还“留守”在那里,见证着以殷玉珍为代表的乌审人保卫家园的勇气和决心。

  勇气不意味着蛮干。即使在那狂热的年代,乌审旗人仍不拘泥于上级文件和部门陈规。经过多年实践,他们发现流沙怕水、怕草、怕灌木,并逐步摸索出“前挡后拉,穿靴戴帽” “草库伦”等尊重科学而又颇具特色的生物固沙法,并向全国类似地区成功推广。

  乌审旗旗委、政府积极号召和提倡治沙。旗政府规定,承包一定规模的造林大户将在诸多方面享受补助。这一政策使很多造林示范户尝到了甜头,加快了乌审变“绿”的速度。

  同时,乌审人治沙造林的出发点也与过去大为不同。据介绍,目前全旗荒沙承包面积为150万亩,一些造林大户已经以市场为主导,走向产业化治沙之路。

  近年来全旗林业生态建设以每年50万亩的速度推进,森林总面积达到542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0%,全旗沙漠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的700多万亩减少到现在的不足380万亩。

  由“变”而“通”

  乌审人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不但保住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且还形成了“人进沙退”的新格局。然而,数十年前为了发展竭泽而渔的教训仍历历在目,治沙脚步不能停歇。

  那么,今后治沙是否仍然能依靠人的一腔热情?乌审旗未来的生态之路将何去何从?

  乌审旗人一直在实践。上世纪80年代起,他们先后建造了几家以沙柳平茬剩余物为原料的制板厂和造纸厂,初步实现了沙漠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产业化治沙模式。然而,这些产业规模小、污染大的弊端逐步显现,未能走远。

  “要让乌审继续更快地‘绿’下去,缓解农林牧之间的矛盾,只有走产业治沙之路。”这是乌审旗旗委和旗政府领导形成的共识。以自然为本、科学发展以沙生灌木为原料的治沙产业,则成为乌审旗委、旗政府坚持的重要方向。

  “乌审旗将以470万亩灌木林为依托,重点发展羊毛、生物质发电、生物柴油等治沙产业。”旗领导介绍道。

  内蒙古毛乌苏生物质热电厂董事长李京陆,这位把治沙当作毕生事业企业家之思路,与乌审旗委、旗政府不谋而合。

  李京陆在毛乌素沙漠腹地独辟蹊径,投资2.7亿元建设营运了世界首家沙区生物质电厂,装机容量达到2×1.5万kW。在实现无污染发电的同时,毛乌苏生物质热电厂两年内雇佣农牧民造林33万亩,惠及5000多户人家,真正实现了大规模、长效产业治沙。

  除此以外,乌审旗委、旗政府还制定了“绿色工业”战略,开辟了多元化治沙之路。

  “乌审旗拥有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为了口头上的保护环境而放弃一切经济发展。”乌审旗林业局局长才当说,“我们要用1%的工业用地,来换取99%的生态绿地。敬畏自然,以产业多元化来推动治沙大计的发展”。

  记者在万亩博源沙漠生态公园中看到一番如此的景象:湖水清澈、白鹭行行、芦苇荡漾。湖边则是3000亩铺满绿意的国内首家沙地高尔夫球场。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均建造在化工工业园区里,鱼儿游弋的湖水也是化工厂的环保中水。

  同时,乌审人意识到,生态建设绝不能满足于技术层面上的高森林覆盖率,不能为绿而绿;而是要以人为本,靠需求治沙。

  乌审绿色产业革命正翻开崭新的一页。

  “通”则宜“久”

  “乌审旗年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树并不是种得越多越好。我们必须留出部分沙地。”乌审旗林业局总工程师贺喜才说。

  乌审旗旗委、旗政府深刻认识到防沙治沙不是根本目的,应该在尊重自然的框架下制定科学治沙规划。根据中科院专家的建议,乌审旗对沙丘实行了“半固定原则”,给部分沙地留下“呼吸的空间”,以减少植被对地下水的消耗。

  留下的沙漠并不是一文不值。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曾多次向乌审旗“治沙英雄”宝日勒岱提出 “沙产业”的概念。钱老认为,人类只要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沙漠就可以变废为宝。他建议乌审旗认清沙漠资源优势,搞节水“沙产业”,使之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钱老当年的设想如今已在乌审旗变为现实。2009年6月,在乌审旗委、旗政府的支持下,投资2亿元的华原20万吨 “风积沙”工业选矿生产线及10万吨玻璃制品生产线在乌审旗破土动工。该生产线可从沙漠中遴选出广泛用于玻璃、陶瓷、冶金、电子、医药和化工等行业的原料。

  该项目的投产,是乌审人向沙漠要财富,用所得保护沙漠,绿化沙漠的循环“沙产业”之又一缩影。

  人沙和谐的生态理念,在乌审旗人心中生根发芽。

  放眼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乌审旗由当年的流沙肆虐到如今在全国两千多个县域城镇中脱颖而出,创建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他们面对沙漠的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

  乌审旗委、旗政府“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执政理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理性思考的乌审旗人已经不再谈“沙”色变,不再对沙漠“恨之入骨”。相反,他们意识到沙漠也是生态建设的一部分,沙漠已经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沙已不能“吃”人,而人却可以向沙漠要吃要喝要财富。

  然而,乌审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毛乌素沙漠成功治理模式和显著成效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之际,他们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到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乌审旗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旗委、旗政府多次邀请全国知名学者、生态学家研究总结乌审模式,为今后“绿色乌审”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