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黑木耳致富一方人

发布时间:2009-09-17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摘要:目前,全区共有1521户5000多人从事黑木耳生产,占全区总人口的1/10。2007年,全区的黑木耳产量达3100万袋,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200元,成了“黑木耳之乡”。
        数九寒冬,地处雄鸡之冠的呼中区,一片银装素裹,一排排食用菌养殖房在雪地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的人们已没有了“猫冬”的习惯,人们忙碌着,有的在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为养殖黑木耳做准备。“种了8万袋木耳,挣了9万元,种了还想种,真是种上瘾啦。”家里忙碌的黑木耳养殖大户庞希江高兴地说。 

        呼中区像许多森工企业一样,曾深陷困境。如何使广大职工群众尽快走出贫困?呼中区按照特色经济富区的发展思路,选准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小小的黑木耳,成了区工会扶贫工作最重要的依托和抓手。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林业局一任接着一任干,咬住木耳不放松。 

        向阳社区气象委居民庞希江一家5口人,1998年前后,全家几百元的月收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听邻居说,养木耳能挣钱,他就干上了。今天整菌、明天装袋,一年下来,9000袋木耳净剩1.3万元。那年头,林区人哪见过这么多钱啊! 

        转过年来,附近邻居纷纷效仿。老庞骄傲地说:“在我这儿装木耳袋没有超过3年的,学会后都自己干了。近年来,靠养殖黑木耳,他不仅家里供出了3个大学生,还带富了身边一批人。” 

        近两年,黑木耳养殖大户庞希江感觉,在呼中雇人干活儿越来越难了。原先10元/天,现在都论小时了,最高时5元/小时,还得车接车送呢!小木耳不仅使贫困户受益,而且发展成全区一项支柱产业。据区工会的同志讲,目前,全区共有1521户5000多人从事黑木耳生产,占全区总人口的1/10。2007年,全区的黑木耳产量达3100万袋,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200元,成了“黑木耳之乡”。 

        小小木耳越长越大,如果一家一户搞项目,带来的麻烦是技术指导难、销售难。呼中区因势利导,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园区,把一家一户组成“联合舰队”。 

        区里投资120多万元,在呼中镇南出口处,平整土地、建标准化木耳养殖园区……无偿给养殖户使用,并成立了食用菌服务技术推广中心,每年聘请专家深入基层指导。庞希江2006年进驻新建的园区的,对园区的优势深有体会:“原来在家里搞,地方小,技术低,每年菌袋就得坏掉10%左右。现如今进入园区,区工会无偿给使用地膜,水电配了套,享受平价电费,在接菌、装袋的关键时期,都有技术员指导,一年坏掉的菌袋不到2%,尤其是客商一来,看到这无污染的环境和规模,还卖个好价哪,每年都有上百家客商云集于此,使这里的黑木耳不仅走向全国,还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呼中区委书记闫国荣说,明年呼中的黑木耳产量有望达到6000万袋,呼中不仅要做大有机寒带黑木耳科技示范基地,还将举办大兴安岭黑木耳节等活动,真正叫响“寒带黑木耳之乡”,使百姓受益。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