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山水武宁”的观山致富经

发布时间:2010-10-11  来源:林业局
摘要:  据了解,林改后每年武宁县财政都会安排500万元,对管护林子的林农给予奖补。具体做法是,进行锄草修剪的每亩补50元,对林地进行松土施肥的每亩补300元,油茶种植每亩补500元。

  中国绿色时报10月11日报道 如果将目前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看做是一部农民耕山致富的史诗,那么江西省武宁县的集体林改无疑是这部史诗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
2007年4月20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武宁,与这里的老百姓共话林改,畅谈林业改革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大计,一路上看到满目青山,欣然提笔写下了“山水武宁”四个大字。
如今,3年多时间过去了,武宁人牢记总理的嘱托,把林改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林业生态条件,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观山致富的林改新路子。
长水村是当年总理曾经视察过的小山村,4年时间里,因为林改,因为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水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也是记者第四次走进长水村,感受林改给这个小山村带来的变化,也感受林改为“山水武宁”注入的新鲜活力。
在村头的千年红豆杉树下,当年总理与村民们的合影高高悬挂在村民卢咸成堂屋的中庭。破旧的房屋早已经变了模样,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洋楼拔地而起,卢咸成经营的饭庄——“红豆山庄”在当地也已小有名气。卢咸成告诉记者,去年一年,依托森林旅游发展,“红豆山庄”的毛收入超过30万元。
林改后,在广州打工10年的万里云也回到了长水,投入多年积蓄种植了30多亩红豆杉苗木,发展红豆杉盆景。“温总理到长水看了林改,看了红豆杉,这等于让全国人都知道了我们长水的林业、长水的红豆杉,我一定要把长水红豆杉的品牌喊响。”万里云在县城开了自己的盆景专卖店,生意异常火爆。
目前,武宁全县共发放林权证13.5万本,分山到户率达到93.8%,在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同时,森林旅游业蓬勃发展,像长水村一样,许多林农做起了经营山林的长期打算,走出了一条以林促农、以森林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新农村之路。
莆田乡茶棋村村民徐红建是浙江千岛湖移民,在此次林改中他分得了300多亩林地,全部种植了杨梅、板栗、李子等生态林果,建设了百果园,发展森林旅游和林果采摘,去年年收入超过60万元。
在徐红建带动下,茶棋村全村38户村民有36户开始种植果树,发展林果采摘和生态旅游。如今,走进茶棋村,荒山秃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季有花、瓜果飘香的万亩生态果园。因为林改,茶棋村的村民们在家门口做起了林老板,收入比林改前翻了几番。
“林改最大的好处,是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通过经营山林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发展生态旅游,进行林果采摘,吸引城里人到乡下看山、看水,农民的收入比林改前砍树来得多得多。”徐红建的话道出了武宁万千林农的心声。
能够观山致富,林改后的武宁人自然更加爱惜树木。行走武宁,只见山上山下忙着种树的人,砍树的则几乎不见踪影。
长水村支部书记余锦冰告诉记者,集体林改后,全体村民一致同意依靠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村里专门聘请南昌大学的教授编制了生态旅游规划,只看树,不砍树,许多村民将耕地以200元/亩租给了前来进行旅游开发的老板,种植花卉、苗木、生态蔬菜,然后给老板打工再领取一份工资。”余锦冰说。
如今,长水村除了每年砍伐20万根毛竹外,其他树种基本没人砍伐。“去年,全村有800立方米的采伐指标没有用完,今年是700立方米。到现在半年多过去了,还没有一个人申请。而在林改前,采伐指标抢都抢不上。”余锦冰说。
“除了四件事情:娶媳妇、盖房子、上大学、生大病,要用大钱只能砍树应急,村里没人砍树。”5组村民徐大魁说。“现在砍伐都是抚育性的砍伐,砍密的,补稀的,去年县里调到村里的苗子一天不到就被抢光了。”
据了解,林改后每年武宁县财政都会安排500万元,对管护林子的林农给予奖补。具体做法是,进行锄草修剪的每亩补50元,对林地进行松土施肥的每亩补300元,油茶种植每亩补500元。
“过去两年,我没砍树,种了60多亩林子。我60多岁了,为什么还要造林子,一是温总理来考察的时候夸赞我们武宁生态好,还提笔写了”山水武宁“四个大字,我们的生态不能破坏了,不能辜负了总理的希望,生态大旗不能倒。一方面我们现在吃的都是老祖宗的饭,吃着祖宗饭要想着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青山绿树就是留给子孙最好的财富。”长水村三组村民卢世焱说。
据武宁县委书记董金寿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武宁县新增造林面积30.6万亩,涌现了一大批造林和生态旅游经营大户,生态林果业、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2009年接待游客达到45万人次,比武宁全县38万人还要整整多出7万。生态已经成为“山水武宁”的独特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