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一位大学生的脐橙缘

发布时间:2009-09-30  来源:江西新农村建设网
摘要:今年通过所学技术管理橙园,树势培强了,单产提高了,原先一株树仅产20来斤,如今一株可达70多斤,而且,生产出的脐橙果实匀称,外观漂亮,相信一定能得到客户的青睐。

        橙园丰收时节,笔者徒步穿行在大学生张瑞卿苦心经营的那一片果园里,举目望去,一个个金果压满枝头,空气中,一阵阵橙香弥漫开来,让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的美妙景致中,笔者走近了他,这位放弃外地优厚工作待遇回到家乡种果创业的大学生——张瑞卿。

  放弃优越待遇 谋划回乡创业

  今年24岁的张瑞卿,是信丰县西牛镇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2005年7月,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他,在杭州开发区顶新国际集团找到了一份月薪 3000多元的工作。照理说,一个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大学生能找到这样一份不错的工作,已经令很多人羡慕不已,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这个小伙子却偏偏有那么一股倔劲,当他了解到家乡县委、县政府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后,便萌发了回乡种果的念头。2005年底,张瑞卿毅然辞职离开公司,回到家乡,通过亲戚的帮助和银行借贷,筹到了60多万元,买下了安西镇一块168亩的脐橙园,从而开始了他种果的创业生涯。

  谈及此事,张瑞卿记忆犹新,他说,自己刚辞职那会儿,同学们对我的举动是百思不解,未婚妻曹运华刚开始也不支持我,只是后来才坚定地和我站在了一起。2006年,我回家过春节,向父母提出这个想法,母亲一听就气炸了,说:“家里花费心思送你上大学,好不容易走出山沟沟,别人是将这身农袍脱下还来不及,你倒好,要捡来穿上。要回来绝对不行……”我对母亲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乡的果农都通过这个致富,我怎么就不行呢?只要掌握了科技,为什么不能成就一番事业……”经过了一段时间,家里人看我已铁了心,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辛勤苦干 一心扑在果园里

  刚开始经营果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张瑞卿以前没有专门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既无技术也无经验,对于一个脐橙种植的“门外汉”来说,真是举步维艰,但他没有畏惧,而是一心扑在果园里,与未婚妻曹运华一起除草、施肥、整枝、防病打药,忙得不亦乐乎。白天在果园里劳动,晚上闲时就学习种果技术,不懂的就请专家技术人员前来指导,县里举办的果业技术培训班,他一期也没落下,而且密密麻麻做满了笔记。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保花保果,生物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经过他的认真学习,已熟练掌握,原先橙园的几千株树龄才10年的脐橙树由于不善管理导致树体差,病虫害严重,如今通过自己和未婚妻的精心管理,已经一天天变好,变靓。

  近一年的创业经历,使张瑞卿的意志得到了进一步的磨练,果园里剪枝、施肥、打药等繁重的体力活,也使他变黑了。前几天,他还发现以前的衣服也 “长大”了,一称体重,才发现自己足足瘦了七八斤。他说,即便是再苦点、再累点,只要付出的劳动和艰辛能得到回报,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喜悦。今年通过所学技术管理橙园,树势培强了,单产提高了,原先一株树仅产20来斤,如今一株可达70多斤,而且,生产出的脐橙果实匀称,外观漂亮,相信一定能得到客户的青睐。

  描绘蓝图 对未来充满憧憬

  望着满山金灿灿的丰硕果实,望着一箱箱脐橙不断被客商运走的丰收场景,张瑞卿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初尝甜头的他,信心更足,决心更大,他说要继续做大做强脐橙产业,一旦时机成熟要创办自己的绿色公司,建立自己的冷藏库……现在他已经拥有了3个果园,共计263亩,并且还解决了近30个人的就业。为了更好的获取销售信息,他还配置了一部电脑,准备进行网上销售。张瑞卿告诉笔者,他今天的小小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关心,他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信丰脐橙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当地农民致富。采访结束后,笔者沿着脐橙园中的路返回。清风拂面,橙香扑鼻,似在告诉着人们这位大学生不平凡的创业故事。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