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你看这像什么东西?像什么它就是啥,你就可以起名字。”
记者:“这个能干什么?”
王俊峰:“你看这个能干什么?研究研究,想一想。”
记者:“酒杯,酒杯?茶杯?”
王俊峰:“这个要是当酒杯的话就得这样。从这个地方切掉,当一个小酒杯,拿着这个翅子喝酒,像古代似的,古代的杯,这个创意还是不错的。”
记者:“把里边瓤抠掉再盛菜,南瓜跟别的菜的味道不就混在一起了吗?”
王俊峰:“混不到一起。因为南瓜本身有清香味,对菜有好处。”
采摘回来的南瓜就可以进行加工了。
记者:“现在弄什么?”
王俊峰:“茶杯,你看标不标准?”
记者:“这就行了?”
王俊峰:“基本上行了。”
记者:“不用别的处理了?”
王俊峰:“再不用处理了。”
记者:“你用工具用手之后,这个卫生怎么保证呢?”
王俊峰:“这个弄完了以后送到消毒柜里进行臭氧消毒。”
南瓜餐具受到大家的欢迎,但都是偶尔免费提供给顾客。根本创造不出什么效益。然而一个朋友的到来,让情况开始有了转变。
于泳在哈尔滨做电缆生意,经常应酬,需要宴请一些朋友。
于泳:“来了十多个朋友,就想吃饭,吃饭上哪儿去吃呢,在市里吃吧,吃海鲜呀,也经常吃,大家都有点吃腻了,后来冷不丁想起来我绥化有一个朋友王俊峰。”
王俊峰:“给我打电话,他说你那儿还能吃点儿什么好东西。”
于泳的电话让王俊峰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制作南瓜宴。当时王俊峰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做了一些尝试。餐具当然要全套都换成南瓜制作的。菜品也都是南瓜,就太单调了,如果有其它菜品,那一定要突出南瓜的特色。
王俊峰:“南瓜宴,你没有瓜不行,但是主菜不一定是南瓜。”
为了这桌南瓜宴,王俊峰和厨师忙活了一晚上。第二天于泳带着朋友来了。王俊峰并没有让客人进餐馆,而是把他们请到了自己的瓜廊。在大家观赏兴致正浓的时候,王俊峰对于泳说出了瓜宴的价格。
王俊峰:“我告诉你那可有一个价位啊,他说多少钱,我说你来了怎么也得给你优惠优惠,4000元。”
于泳:“4000元,南瓜在市场上才几块钱一斤,不值那么多钱吧。”
于泳观赏瓜廊的高兴劲儿一下子就没了,本想甩手走人,但是碍于面子,也只能等着菜端上来再说。
王俊峰:“一进屋哇一声都喊上了,当时给我吓一跳,带了有几个女的,嗷嗷直喊,后来一看说哎呀,这都是用啥弄的,他们都不知道是啥。”
于泳:“全都是用南瓜做的,但是你用筷子的时候,筷子不是南瓜做的,除了筷子之外,全是南瓜做的,杯呀碗呀,一切东西都是南瓜做的。”
王俊峰的创意就是把零散的南瓜餐具和用南瓜点缀的菜品组合在一起,作为整体推出,集中突出了南瓜的特色。
于泳:“吃点三文鱼,或者吃点虾,吃点蟹,也就达到4000元钱了,你到这儿来吃,吃出一个心情。”
看到于泳的反应,王俊峰心里暗自高兴,制作南瓜宴并且把价格定到4000元,主要就是看中了像于泳这样,喜欢新奇又可以承受比较高档消费的人。
王俊峰:“一传俩,俩传仨,你请他吃饭,他请你吃饭,就是这样,逐渐就把南瓜宴打开了。”
王俊峰每天都可以订出一桌南瓜宴。南瓜宴的奇特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来。但是在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想花高价吃南瓜宴的。王俊峰借着这个机会在种植园里开了一个餐馆。这样来的人就可以观赏南瓜长廊,之后选择园区里接近大众消费的其他蔬菜。
王俊峰:“南瓜是一个招牌,我这个特菜是一种特色,就是这样,到了园区里来,不但能观赏到南瓜,你还能观赏到这些特菜,就是在市场见不到的菜,在我园区能见到,吃不到的菜,在园区能吃到。”
记者:“这儿的南瓜长廊怎么样?”
游客:“很多很多,我是第一次见到,非常壮观。”
记者:“过来看了南瓜长廊之后摘点菜?”
游客:“对,摘点菜享受享受。”
这样一来,南瓜宴成了一个招牌,吸引了多个层次的消费者在餐馆消费或采摘,带动了种植园整体效益的提高。这让王俊峰一年之内就可以赚到200多万元。
2006年,有朋友在北京市搞生态农业,邀王俊峰合作。王俊峰为了开拓北京市场,来到了北京市延庆县,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建起了300亩的生态园区,同时借鉴在绥化的经验,搭起了南瓜长廊。
王俊峰:“这个季节不算太好了,秋天了,这个叶子开始掉了,早个20多天来的话,都是绿叶。”
记者:“这个瓜廊有多长?”
王俊峰:“1200多米。比我原来那个长呀,另外它能跑车,这个做的比较标准,瓜廊的形状做的也好。”
在生态园区的基础上,借助北京的市场,王俊峰更是把南瓜宴卖到了上万元钱。
为了答谢帮助自己的朋友,同时推广南瓜宴。王俊峰在绥化的种植园里举办了篝火晚会。他希望每年都可以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