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网站地图

养殖绒山羊奔小康

发布时间:2009-06-08  来源:黑龙江省畜牧局
摘要:经过两年的发展,终于靠科学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建成了以绒山羊为主的家庭牧场。2002年末绒山羊存栏2170只,其中可繁母羊830只,种公羊42只。新购蒙古羊167只,草原马65匹,新建改建羊舍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20余万元。雇工11名。当年实现收入35万元,纯收入达27万元
         王威,现年37岁,全家4口人,原是吉林省洮南县安定镇下岗职工,于1999年移居甘南县长山乡长山农场。王威在吉林省时,就从事绒山羊养殖业,羊群发展到近300只,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也积蓄了一些辛苦钱。但由于当地自然资源有限,再扩大养殖规模,受到饲草饲料不足的制约。为谋求发展,王威移居到长山农场。他将300多只绒山羊运到了甘南县,又新购买了200多只,准备大规模饲养。但是,来到甘南的第一年,由于对新环境不熟悉,王威的绒山羊养殖业损失惨重。总结其原因有四点:一是羊群越冬饲料准备不充足;二是羊舍简陋,不挡风不御寒,羔羊成活率不足30%;三是羊群从吉林带来两种疫病,羔羊传染性口炎和羔羊肺炎;四是无固定放牧场。到2000年末,王威负债总额已达10万余元,成为贫困户。县政府及业务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将其作为养殖大户给予重点扶持。农场将6000亩草原承包给他。畜牧兽医部门从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上给予具体指导。王威不负众望,经过两年的发展,终于靠科学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建成了以绒山羊为主的家庭牧场。2002年末绒山羊存栏2170只,其中可繁母羊830只,种公羊42只。新购蒙古羊167只,草原马65匹,新建改建羊舍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20余万元。雇工11名。当年实现收入35万元,纯收入达27万元,人均收入6.75万元,成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并带动2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绒山羊养殖业。到目前,仅长山乡长山农场,绒山羊饲养总量达7000多只。

  总结王威养殖绒山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条。一是合理利用草原,划区轮牧;二是在业务部门指导下,努力做好防疫、驱虫和药浴等项工作;三是建标准羊舍,包括产羔室、育肥舍等,提高羔羊成活率;四是贮备充足的越冬饲料,适时给羊群补料;五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羊群质量,并减少种公羊的饲养量和每年引种的费用。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